高三国庆假期作业文化生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国庆假期作业文化生活.doc

高三国庆假期作业文化生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卷第页(共NUMPAGES3页)2012年国庆作业《文化生活》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之所以强调要发挥市场对于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基础作用,这是因为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C.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的性质的部分D.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答案】C2.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传统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答案】B3.与往年相比,2011年票房过亿的国产贺岁影片明显增加,《大笑江湖》、《赵氏孤儿》等均宣布过亿,其中,《让子弹飞》更是单日票房突破6000万,打破了2010年1月9日《阿凡达》创下的5760万元单日票房纪录。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4.“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答案】B【解析】C是无关选项排除。A、D是错误选项排除,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不能等同于决定作用。5.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6.“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7.【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答案】D8.【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答案】C9.【2012届广东省粤西北“九校”高三联考】“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答案】D10.近10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C.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D.革命斗争和社会制度变革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答案】A11.【皖南八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