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医学知识.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M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医学知识.ppt

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医学知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章主要内容1.1物质代谢的基本目的1.2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2.1糖代谢与脂代谢1.2.2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1.2.3脂代谢与氨基酸代谢1.2.4核苷酸代谢与其他物质代谢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能量供应上。动物所需要的能量约70%以上是由糖供应的。当饲料中糖类供应充足时,机体以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而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供能较少。糖的供应量超过机体的需要时,则可以转变成脂肪作为能量储备。糖类供应不足或饥饿时,一方面动员脂肪分解供能,另一方面动用机体蛋白分解异生成糖。持续饥饿,体内脂肪分解大大加快,甚至会出现酮血症。一般情况下,饲料蛋白质的主要营养作用是满足动物生长、修补和更新组织的需要。合成蛋白质需要的能量,主要依靠糖,其次是脂肪。蛋白质合成代谢增强时,首先是糖的分解代谢必然增强,除了提供其所需要的能量外,还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可见,饲料中能源物质不足时,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2动物代谢调节的一般原理2.2代谢调节的方式2.2.1细胞水平的调节酶的区室化(compartmentalizing)动物细胞的膜结构把细胞分为许多区域,称为酶的区室化。酶的区室化作用保证了代谢途径的定向和有序,也使合成途径和分解途径彼此独立、分开进行。酶活性的调节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是对关键酶活性调节的两种主要方式。酶含量的调节即调节酶的合成,因为细胞内酶的含量一般与其活性呈正相关。2.2.2激素水平的调节3.细胞信号传导门控通道型受体(膜上)如乙酰胆碱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体(膜上)如肾上腺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型受体(膜上)如生长激素受体DNA转录调节型受体(核内)如雌激素受体膜上受体的三种类型G蛋白分布极广,参与细胞物质代谢的调节和基因转录的调控蛋白激酶A(PKA)途径IP3-钙离子/钙调蛋白激酶途径蛋白激酶C途径配体与受体结合G蛋白活化(交换GTP/GDP)结合并激活AC(腺苷酸环化酶)生成cAMP(第二信使)激活蛋白激酶A(PKA)发挥生理调节作用第二信使cAMP激活蛋白激酶A的机制——PKA的变构激活R表示调节亚基,C表示催化亚基由激活的蛋白激酶A引发的一系列酶的级联放大效应促进糖原快速分解注意:一系列酶通过磷酸化被化学修饰从而改变了活性IP3-钙离子/钙调蛋白激酶途径蛋白激酶C途径第二信使IP3和DG的产生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结构特点胞外为结合配体部分(类似免疫球蛋白的结构),胞内为催化结构域,由单股螺旋过膜。与配体结合促进受体二聚化。激活的受体有自催化作用,使其酪氨酸磷酸化,再进而通过胞内一系列靶蛋白或靶酶的磷酸化修饰引起级联放大效应。许多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的生长因子在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的活性。3.5DNA转录调节型受体系统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