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处理流程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流程培训课件.ppt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流程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流程概念: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不良,引起组织代谢紊乱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搏出量完善的周围血管张力当其中任何一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而发生休克分类低血容量休克基本机制为循环血容量丢失外源性:各种原因大失血,烧伤、感染血浆丢失,呕吐、腹泻、不恰当脱水导致水电解质丢失。内源性:感染、过敏、内分泌异常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循环容量向血管外渗引起。外源性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病因:创伤失血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妇产科疾病所致大出血手术损伤血液系统疾病所致大出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休克临床表现休克中期(失代偿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重者意识模糊、昏迷,血压明显降低,收缩压80~60mmHg,脉压减少<20mmHg;脉搏快、弱,重压消失;浅表静脉萎陷;明显口渴,发绀,呼吸急促,尿少、无尿,可能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相关表现。休克晚期(不可逆期)昏迷,血压极低或测不出,对升压药反应极差;伴有皮肤、黏膜、内脏出血表现;常伴有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多脏器衰竭表现。很难逆转,死亡率极高失血量估计辅助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测平均动脉血压常规监测意识:反应脑组织灌流情况。尿量:间接反应肾脏灌流情况,判断休克程度简单、有效;低于25ml每小时提示早期休克,稳定在30ml以上提示休克缓解或得到纠正。肢体温度色泽:反应体表组织灌流情况。抢救与治疗措施休克不重的情况下抢救治疗重点是止血的同时抗休克。休克较严重时抗休克是治疗重点,同时兼顾止血。一般性处理四、建立通畅输液通道:大口径静脉穿刺针(可2-3条通道同时输液)中心静脉置管静脉切开插管保证液体有效输入、抢救药品使用止血止血补充血容量液体选择晶体液:林格液生理盐水(初始剂量1000-2000ml快速滴注)观察患者反应决定是否继续快速输液、血。输注晶体液后会出现血管内外再分布25%血管内,75%血管外晶体、胶体、血液成分有一定的比例晶体、胶体、血液扩容比例:3:1:(0.5-1)严重大失血晶体、胶体、血液扩容比例:3:1:(1.5-2)输血输液量掌握1、患者意识由淡漠迟钝或烦躁转为清醒安静2、指甲、口唇由苍白转为红润,肢端湿冷转为温柔3、血压回升(>90/40mmHg)4、脉压增大(>30mmHg)5、脉搏变慢有力(<100次/分)6、每小时尿量>30ml以上。积极处理原发病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复苏积极复苏→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再出血血液过度稀释→血红蛋白降低→减少组织氧供控制性液体复苏(延迟复苏)在活动性出血控制前应小容量液体复苏,短期允许的低血压范围(MAP60-80mmHg)内维持重要的脏器灌注和氧供,避免早期积极复苏带来的副反应(颅脑外伤、老年人、高血压应避免延迟复苏)其他问题正性肌力药如果出血控制,补液量已充足而血压仍低,应注意心肌收缩功能不全,可给与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西地兰等)利尿剂休克时尿少、无尿,不应使用快速利尿剂,应抗休克为主。血乳酸血乳酸水平、持续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持续高乳酸(>4mmol/L)提示预后不佳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肝昏迷(肝硬化者)预防各种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