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核心问题。那么,如何把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溶入课堂,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真正的培养呢?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表如下几点见解:一、创设情境是课堂创新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关联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结合课堂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数的大小的比较”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在课前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森林之王狮子老了,要找王位继承人,有动物建议“谁的体重最重,谁就当大王”。于是动物们就纷纷量体重,结果出来了,大象的体重是563700克,犀牛的体重是357600克,这时动物们都被难住了,究竟563700与357600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呢?动物们都不知道。同学们,你们能够帮助这群动物找出大王吗?这个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教学作了较好的准备。二、培养创新意识要创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力。如学生想出了一道数学题的新解法或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等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创造条件、机遇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促进学生创造的发展。如在讲授“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说:“你和课本上都是把除数变成整数,我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小数点,一样能算出结果来。”这时我首先肯定他的创新精神,表扬他能够独立思考,而且言之有理。这个同学又说:“课本为什么不采用我这种方法?”这时我又出一题:5.2464/1.2,让大家用两种方法来做。通过对比,这位同学知道了课本上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对于那些看来古怪可笑的念头要有容忍精神,要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喝彩。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三、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意识必须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胆量。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体会到积极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培养学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难,让学生不断怀疑,否认已有的东西,提出疑问,使之更完善、更合理,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敢于创新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的心理趋向。同时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质疑问难。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时,应在讲授新课前,讲授新课过程中以及课后让学生大胆质疑,在有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时,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时有的学生会提出“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呢?”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去动手比一比,想一想,做一做,从而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拓展思维空间,学生不仅“善问”,而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疑,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究发现,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自主探索是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做到一看、二思、三发现、四总结。一看:是通过预习说说自己看懂和明白了什么?二思:是思考教材中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想新知与旧知有什么联系?例题解题过程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三发现:是指在预习中你发现了什么疑难?该如何去处理?四总结:是指学生通过预习,学会总结此类题的解题步骤、分析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总结概念、法则是怎样概括、归纳的。而合作交流,是学生自学阅读后,首先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成员之间,各自发表独立的见解,然后,相互合作,找出一个共同的、更佳的想法,即互相评议、补充。这种合作交流,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地位。因此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为了给学生创设多角度、多方式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合作精神,我尝试成立合作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实践,学生的学习真的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让我体会到:只有建立在充分的自我探索基础上的合作交流,才能发挥更大的合作精神。但是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必须要注意的是: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