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杨庙小学甄芹芹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新世纪的主旋律。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共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营造创新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民主的师生关系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在学习研究讨论问题中,教师与学生是民主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想象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教师要保护他们发表自己意见的积极性,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都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知识,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先提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步骤,然后出示一张已画好的折线统计图,学生将两幅统计图进行比较,“你能说出他的优点和制作方法吗?”大家通过平等讨论,互相指出不足,不完善可以互相补充,不清楚的可以适时发问,不同的想法可以各抒己见,可以争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大家在平等的氛围中,通过比较鉴别,到达成共识,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及制作步骤,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为全体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创新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发展。二、诱发创新灵感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激发学生创新活动的诱发剂,是创新意识的原动力。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则马上会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如:叫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我说:“不管你们说什么样的数,我都可以判断出它能不能被2或3整除。”听这么一说,同学感到很惊奇,可来劲了,争先恐后地报出了许多数让我来判断。我判断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学生很是惊讶。我又接着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个个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完这部分知识后,有学会站起来说:“老师,我还能判断什么样的数能被9整除.”这一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教师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得出了能被9整除数的特征。这是,老师对这位同学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表扬了他敢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同学也激起了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创新的火焰。正是这种好奇心,诱导了学生进入思维的临近区,诱发了学生创新的灵感。三、唤起创新欲望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归根结底是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培养创新意识要从思维入手。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根据这一认知特点,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抽象的过程。教师应多提供具体的感性材料,尽可能地运用直观教具、学具,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获得直接的感知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再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把获得的感觉、直觉、表象加以概括,进行判断、推理,促进思维的发展。人的创新意识主要依靠求异思维,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启发学生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如一题多解训练,是教学中,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思考较多的解法,并指出简捷的方法谋发展思路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如某化肥厂男、女人数比是5:3,已知男工比女工多30人。求男女工工有多少人?学生根据已学的归一应用题,分数应用题,比和比例等知识可得出一下几种算法:①30÷(5-3)×(5+3)=120(人)②30÷(5/3-1)×2+30=120(人)③30÷(1-3/5)×2-30=120(人)④30÷(5/5+3-3/5+3)=120(人)⑤用方程设女工有x人,则男工有(x+30)人。(x+30):x=5:3,x=45,x+45=45+30=75,45+75=120(人)。这类练习不但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培养其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曾强创新型信心。四、培养创新意识“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实践活动之一。在教学中,一要注重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制作、动手操作常识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