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阶段性检测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阶段性检测新人教版.doc

2022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阶段性检测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阶段性检测(时间:45分钟总分值:9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1.(2022·四川广元模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突变,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都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D.突变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C。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都会导致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如AA→Aa;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2.(2022·合肥联考)以下图为雌性果蝇体内局部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够表达基因重组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图①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能够实现基因重组。图②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易位。图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两套相同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图④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3.甲、乙为两种果蝇(2n),以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选D。与图甲相比,图乙染色体1发生了倒位,所以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间不能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A错误;甲染色体1发生倒位形成乙,B错误;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序列不完全相同,C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4.(2022·沈阳模拟)二倍体萝卜和二倍体甘蓝杂交得到杂种F1,F1几乎不育,但偶尔结了几粒种子,发芽后长成的植株P茎秆粗,叶片、种子和果实都很大,而且是可育的。由此判断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能发育成植株P的种子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B.二倍体萝卜和二倍体甘蓝不存在生殖隔离C.萝卜和甘蓝的染色体能进行正常的联会D.由F1种子发育成的植株P可能是四倍体解析:选D。正常情况下,杂种F1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来自萝卜,一个来自甘蓝,F1中无同源染色体,故理论上不会结出种子,偶尔结了几粒种子,发育成的植株P的茎秆粗,叶片、种子和果实都很大,而且是可育的,说明植株P为偶然情况下染色体加倍了的四倍体,即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二倍体萝卜和二倍体甘蓝杂交产生的F1几乎不育,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萝卜和甘蓝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携带的遗传信息各不相同,不是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联会。5.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拟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选D。家蝇神经细胞膜上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替换的结果;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频率=2%+1/2×20%=12%;比拟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不能推断出抗性基因突变率的大小关系;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将纯种的某二倍体小麦品种甲(AA)与近缘山羊草品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下图的新品种小麦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局部是来自山羊草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小麦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B.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C.丙品种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够稳定遗传解析:选B。纯种的二倍体小麦基因型为AA,新品种丙中的a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的。图中黑色局部即E所在染色体片段来自山羊草,经选育移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该过程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故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丙品种基因型为AaEE,自交子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