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2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八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pptx

专题八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两个世界的碰撞“孤寂”与“荣光”材料一: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材料二: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材料三: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摘选自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五: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抗拒”与“迎接”材料一:1867年顽固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袭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摘选自《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材料二:针对倭仁的观点,奕䜣驳斥道:“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摘选自《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材料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一:1898年1月24日发生在总理衙门的一场精彩的辩论:荣禄:“祖宗之法不能变。”康有为:“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用于祖宗之法乎?”兵部尚书廖守恒:“如何变法?”康有为:“宜变法律,官制为先。”李鸿章:“然则六部尽撤,则例尽废乎?”康有为:“今为列国并立之时,非复一统之世,今之法律官制,皆一统之法,弱亡中国,皆此物也,诚宜今撤,即一时不能尽去,以当斟酌改定,新政乃可推行。——摘选自《康南海自编年谱》材料二:在他(康有为)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材料四:“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存其最宜者也”。——严复《天演论》材料一:“于此而言保守,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于今世。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三:“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故产生动的文明,吾国社会为静的社会,故产生静的文明,乃性质根本不同也。尽管这两文明性质迥异,但能够彼此融合并调和。”——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材料四: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但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自己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他的精神来加保佑你哩。”——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