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肚子里的闹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大班健康《肚子里的闹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pdf

幼儿园大班健康《肚子里的闹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健康《肚子里的闹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饮食生物钟及食物在人体能消化吸收的过程。2.能用科学的饮食习惯来保护肠胃的健康。3.喜爱各种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饮食生物钟及食物在人体能消化吸收的过程。活动难点:能用科学的饮食习惯来保护肠胃的健康。二、活动准备:1.各种水果、谷类、食物图片若干。2.一个肚子上有闹钟的熊宝宝长毛绒玩具。3.视频:《肚子里的小闹钟》。三、活动过程:(一)情景故事表演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闹钟,表演《熊宝宝的一天生活》。教师:早上闹钟响了,熊宝宝起床了,吃完早饭了,去上学了。中午闹钟响了,熊宝宝肚子饿了吃完午饭,睡完午觉,去操场上踢球玩游戏;晚上的时间到了,熊宝宝肚子饿了,回家吃完晚饭,吃完晚饭看一会电视熊宝宝就瞌睡了,该睡觉了,熊宝宝一天的生活充实而美好。1/3(三)观看视频《肚子里的小闹钟》,进一步初步理解人体饮食生物钟含义。1.观看完视频前半部分,教师进行提问:你知道熊宝宝几点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吗?为什么熊宝宝要定时间睡觉、按时吃饭?2.分组讨论,选派个别幼儿进行交流。3.播放视频帮助幼儿理解肚子饿了为什么会咕咕叫?4.教师小结。(四)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五)了解不科学饮食给身体带来的危害。讨论:如果我们不按饮食生物钟规律科学饮食会怎么样?(六)讨论:科学饮食的方法。1.分组竞赛,看看那组方法多。2.教师引导幼儿梳理正确方法。3.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养成按时、按需科学进餐的好习惯,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成长,相反就会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六)延伸活动:情景游戏:《自助配餐师》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食物、水果、谷类图片进行科学配餐,运用合理时间模仿进餐游戏。2/3《肚子里的闹钟》活动反思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们反应,自己的宝宝在家里老是乱吃零食,都不好好吃饭,没有了营养,连抵抗力都下降了,父母都非常着急。针对孩子们挑食、偏食,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绘本故事《肚子里的闹钟》,教师设计了这节大班健康活动《肚子里的闹钟》。活动告诉孩子们应该知道要定时吃饭、定时睡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以小熊宝宝这一可爱形象导入活动,孩子们觉得很有意思,都能够集中注意力,孩子们了解了人一日三餐的时间节点,知道了要按时进餐,合理饮食。肚子饿了“咕咕”叫,这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现象,通过微视频形象直观的介绍,把食物消化的过程展现给孩子,使健康知识浅显易懂。活动中还听到下面有孩子轻声地和自己边上的小朋友说:“我要按时吃饭,不乱吃零食,吃饭才能长高。”可见小朋友们正在通过反面对比,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我觉得让孩子们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远远比老师声嘶力竭地说:“不能...”要好上千倍。在活动后,孩子们对投放在区域中的《人体消化器官图》也十分感兴趣,常常对照自己的身体部位指指点点。总之,本届活动恰当的运用微课视频,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表现出来,使幼儿易于接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