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案例申报表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德育工作案例申报表优质资料.doc

德育工作案例申报表优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德育工作案例申报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附件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2021年度)申报单位霸州市第十四中学项目名称润物细无声—让学优生的世界更美项目带头人郭换茹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制2021年3月填表说明: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内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要贡献者最多不能超过3人;2.项目介绍要真实准确,写明项目实施时间、实施过程、项目措施、创新点等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论述清楚、有理有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超过5000字;3.内容填写一级题目为二号黑体,二级题目为三号黑体,内文为三号仿宋体;4.本表用A4纸正反面打印;5.申报单位、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加盖公章方可参评。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申报单位霸州市第十四中学项目名称润物细无声—让学优生的世界更美21850555A啚364168E40蹀407969F5C齜217665506唆346308746蝆400729C88鲈v项目带头人郭换茹职务教师主要贡献者李颖娇薛丽联系电话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315047B10笐32844804C职239985DBE嶾3909598B7颷E310587952祒288257099炙3容实践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号召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加强德育规律研究,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润物细无声,真正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初中时期,对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花样少男少女们来说,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分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生的的德育问题备受关注。然而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学优生有一种天生的偏爱,这种"爱"往往会妨碍教师客观理智地认识学优生,认为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正是这种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注重对后进生的知识教学以及心理辅导方面,忽略了一些学优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知道学优生往往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实施背景近日,上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成绩优秀学生比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人格心理、责任意识等方面存在着更突出也更复杂的问题。我身边的事实也证明如此。去年接手的初三年级里面,不乏有一些学习十分优异的学生,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以及观察了解,我发现这些学优生虽然在能力日常行为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心理问题,比如:骄傲自大、嫉妒排他、爱慕虚荣、焦虑恐惧、猜疑、支配等等。初三上学期有一名学生学习在年级里名列前茅,但谁也没想到她因为自己在同学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曾一度郁郁寡欢,最终转学离开。由此看来,学优生名为优,但实不优,长此以往,甚至给学生学习、班级管理造成种种阻碍。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更会影响优秀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教师,我们在关注学优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与加强他们的德育,帮助学优生由单纯的学习好发展为综合素质强。案例分析学优生,顾名思义,通常是指成绩优异,聪明认真,勤奋好学,遵规守矩的学生。他们成绩好,分数高,是“三好学生”等各项荣誉的优先获得者。学优生与一般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相比,自信心强,有自尊感,好胜心强,有进取精神;责任心强,有荣誉感。也正因为这一点,使得家长和老师一叶障目,忽略了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良的心理因素。殊不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注学优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一、学优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倾向1.在自我评价上,优越感与自卑感共存,进取心与嫉妒心同生。学优生通常拥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对自己要求严格,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由于各方面表现较好,能起带头作用,老师总把眼光集中在他们身上,关怀备至,宠爱有加,较少受到批评,同学也羡慕不已,久而久之形成了高傲的性格,自尊心强,他们往往充满自我优越感而对其他同学不屑一顾。一方面看到其他同学稍有错误就认为他们智商较低、太笨,完全不能同自己相比,一个人独自欣赏,傲视一切,对任课教师、家长也不尊重,完全无视他人的存在。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学习成绩、家庭条件或日常表现优于自己的同学,往往不服气,过分嫉妒。他们在老师偏爱的顺境中成长,缺少挫折或失败的体验。然而一旦这部分学优生在学习上稍有失误,就怀疑自己,进而失落、自卑、消沉,甚至否定自己。2.在价值取向上,习惯享受与获得,拒绝服务与奉献。学优生长期被鲜花簇拥,被光环照耀,被赞扬包围,总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班级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