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堂的亮点.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新课堂的亮点.doc

数学新课堂的亮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进数学新课堂走进数学新课堂――尝试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所得[摘要]:本文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摘要]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如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兴趣;如何创设出实践、探索、交流的课堂氛围;如何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活动,倡导新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如何组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活动,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等等……关健词][关健词]: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情境创设倡导经历[正文]:在七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课正文]堂教学,最大的亮点是立足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实施与灵活应用。使学生在观察、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加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践、探索、“所有的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新教材中所创设的丰富实践情境,并通过学生身边具体而真实的数据、图片及生活实例和许多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等引发学生对新知识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巳ぃü庑┓岣簧乃夭母腥炯だ鞫?取知识的潜能。例如:在教学“代数式”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下表是某月的月历:1613202771421288822292916233031017243141118255121926问题:(1)阴影方框中的5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若方框移动位置这个关系还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五个数的和吗?(3)小明在移动阴影方框时求得某个位置的五个数之和为36,你认为他算的结果可能吗?若有可能求出这五个数;若不可能,说明理由。(4)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月历都成立吗?为什么?(5)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上述问题是以学生极为熟悉的“生活中的月历”为情境而设计的,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到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又促使他们去观察、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创设出实践、探索、交流的课堂氛围,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学活动的经验。二、创设出实践、探索、交流的课堂氛围,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根据课堂学生心理智能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操作性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新教材中每一节的新知识大多数都是以实际问题提出为切入点,在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通过自主地去探索、交流,感受知识产生的实际背景,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并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快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例如:在教学“对顶角”时,我这样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数学活动:(1)拿硬纸片剪下一个角;(2)请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依着轮廓画出∠AOB(如图);0(3)再把硬纸片绕着点O旋转180,同样方法画出∠COD;(4)探索:从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通过操作、观察、合作交流,学生们都能发现如下一些结论:OA与OC,OB与OD是一条直线;∠AOB与∠COD是对顶角;∠AOB与∠COD的大小相等;进而有学生还能发现:∠BOC与∠DOA也是对顶角,也相等;∠AOB与∠COB互补,……这样通过创设实践情境,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从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自己实验得到的数学结论理解得深,掌握得牢。组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活动,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三、组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活动,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组织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新教材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力图按照“活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的。通过数学课组织活动给学生实践、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数学信息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实践、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的基本数学素养。新教材在做一做、想一想等环节中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的。适时有效地组织好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例如:《平行线的性质》这一节课中同旁内角互补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曾这样设计实践、探索、交流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