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docx
上传人:一吃****福乾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综合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docx

综合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古诗句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一石激起千层浪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D.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2、下列物质组成元素不相同的是A.氧气和臭氧B.水和双氧水C.金刚石和石墨D.干冰和冰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则可用作粮食和仪器仓库的保护气D.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PM2.5B.化合物:一氧化碳、金刚石C.金属单质:铁、氧气D.混合物:木炭、石灰石5、如图描绘了成语“釜底抽薪”,其体现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移走可燃物6、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供给人体呼吸B.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未改变C.实验1和实验2,是同一个反应D.实验2,水分子空隙没有变化7、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钛属于金属元素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C.钛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2D.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书画作品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且放出热量9、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自来水生产中用明矾做消毒剂D.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2:110、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列队化学用语的说明中,正确的是A.2: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B.NO2:表示二氧化氮由一个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C.2H:表示两个氢元素D.: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托盘天平的使用:(1)实验室需要一定量食盐,称量前,首先将___________移到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处,然后检查___________,如果指针向左偏转,应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称量时,应先___________(填“加砝码”、“加食盐”、“移游码”下同)再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如果在称量的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应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如果操作时如上图所示,则称得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___。(2)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向托盘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下图中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称量结果:烧杯的质量为62.7g)。2、在下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用化学符号填空:(1)氧气______;(2)1个氖原子______;(3)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______;(4)4个氢分子______;(5)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6)2个铜原子______。4、在一定的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___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一氧化碳②干冰③氧气④石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______;(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4)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6、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信息和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已知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请在如图中①②③位置填入相应的内容。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