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测试.docx
上传人:一只****iu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综合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测试.docx

综合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测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解析福建惠安惠南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测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排空气法收集不到O2——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B.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集气瓶未装满水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铁丝伸入瓶中太快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试管破裂——加热时间过长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及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A.AB.BC.CD.D3、下列物质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PM2.5D.氮气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乒乓球内分子变大B.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水分子中有H2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D.降温使水结成冰——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5、“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D.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6、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锂离子蓄电池在“祝融号”供配电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锂属于金属元素B.锂的元素符号为Li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D.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生成物有3种物质B.反应物都是单质C.有一种生成物能够引起酸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8、某同学误将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测得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1时刻,氧气开始产生C.t2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9、如图描绘了成语“釜底抽薪”,其体现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移走可燃物10、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西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在生活中获取能量的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下列获取能量的方式没有涉及化学性质的是A.用牛粪烧水B.用木材烧水C.用煤气烧水D.用电磁炉烧水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请回答:(1)316/32表示的化学意义是___________;6.3g/x表示的化学意义是___________。(2)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相关的量“上下____________、左右单位___________”。2、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S2-的核外有___________个电子。硫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___周期。(2)SO2中S、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3)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3、煤干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工艺,煤干馏的产物之一是焦炭(主要成分为C)。(1)焦炭充分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在高温条件下,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此过程被称为煤的气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__;(2)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5、图中①、②为硒元素、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是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1)图①元素与B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其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A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2)B元素在参加化学变化时容易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____(填离子符号)。(3)②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物质_________(填化学式)。6、碧水蓝天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环境,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和空气资源,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