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归纳说明的方法保留传统文化的含义及表现地位1.当年红军长征路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刘伯承同志尊重并依据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采取“歃血为盟”的民俗形式,与彝族首领结拜为兄弟,使红军避免了因民族纠纷带来的生存威胁,并及时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赶。下列对“歃血为盟”特点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典例1】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述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众”“政正确对待传统文化(2)具体要求【典例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3.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阐述,既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相关思想的情况,又涵盖了当代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这启发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1.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和优势。新中国建立后,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在防治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中也大显身手,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医药能够在防治一系列重大疾病中显示C.中医药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做到与时俱进D.中医药是完美的2.“孝”属于道德的范畴,并且是道德的根本,古人把孝看成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从孝本身意义出发,它所包含的尊老、敬老、养老等内容,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但也有人认为孝属于封建道德,[答案]C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的灵感。”儒家学说赋予玉以“德”的内涵,“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成为中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中国玉文化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同时也培养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如“宁为玉碎”的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等等。1.(教材P39)(1)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如果知道,请说出切关系,当身体有不适时,用火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现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已传到世界各地。②京剧,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年间最为盛行。同治、光绪年间,皮簧班中陆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革新尝试,迅速促进了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近百年来,这个剧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③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2)传统文化还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明显的地域性等特点。例如:我国的传统文化崇尚“信”,今天我们仍然强调“诚实守信”,构建诚信社会。2.(教材P40)(1)你知道上述习俗的由来和演变吗?(2)在你看来,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①一般认为元宵节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祭拜为其开端,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日;元宵节在南北朝时发展成为一固定的节日。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②端午节的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楚国被秦国攻陷后,屈原百感交集,心情沉痛,投入汨罗江自尽。人们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后又包粽子投入江中,防止鱼吃屈原的尸体,后来演变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③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还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少数民族的风俗,可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查阅、收集资料来回答。3.(教材P40)(1)你所居住的地方有些什么样的传统民居?4.(教材P41)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