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检测题1.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例2.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较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新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3.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A.死亡率降低B.出生率高C.牛群基数大D.雌牛比率大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出生率为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6.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更多幼小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7.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雌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C.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出生率下降8.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9.如图表示了鲸的生殖数量变化速率、死亡数量变化速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表示生殖数量变化速率的曲线和K点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曲线1,种群的最大数量B.曲线2,种群的最大数量C.曲线1,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最大数量D.曲线2,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最大数量10.如图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仅表示种群内迁出和死亡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而减少的个体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12.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变化比较大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13.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14.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真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15.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16.有关初生演替和此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此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此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此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此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17.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林的是:A.西北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