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用户经典】.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教案【用户经典】.docx

小班教案【用户经典】.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班教案篇1课题名称:大雨小雨活动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作、声音、乐器)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2、学习控制乐器,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节奏,探索铃鼓和碰铃的不同演奏方法。体验节奏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大雨和小雨》的教学挂图。2、《大雨小雨》歌曲磁带,铃鼓、碰铃若干。活动流程:一、开始部分:利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活动:千根线来万根线,颗颗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在地上却不见。(谜底:雨)二、基本部分:1、欣赏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师提问:“歌曲里是谁在唱歌?”“大雨和小雨都是怎样唱歌的.?”2、小朋友们都见过下雨吗?大雨是什么样子的?(哗啦哗啦)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用动作来把大雨表现出来?(幼儿用手做下大雨的动作)3、小雨又是怎样的呢?(滴答滴答)它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刚才小朋友用动作把大雨表现了出来,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用声音和手部动作来表现小雨,大家试试看。4、教师出示挂图,观察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大雨的雨滴多,小雨的雨滴少。)教师带领幼儿练习演唱大雨小雨的歌曲,并请幼儿用动作进行表现。5、尝试用铃鼓,碰铃演奏《大雨小雨》出示铃鼓,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铃鼓)怎样演奏它,使它的声音像下大雨呢?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把铃鼓不停地摇动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摇动铃鼓。)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曲,当唱到哗啦哗啦的时候就要摇动你手中的铃鼓,就像下大雨一样。(带领幼儿进行练习)6、教师:小雨的声音是嘀嗒嘀嗒的,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演奏,让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的声音呢?(幼儿讨论)教师:利用碰铃,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的声音了,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进行练习)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曲,当唱到滴答滴答的时候就要用手碰击碰铃,就像下小雨一样。(带领幼儿进行练习)7、刚才我们分别用铃鼓和碰铃演奏了大雨和小雨,现在我们完整地来演奏大雨和小雨吧!教师和幼儿一边唱歌曲一边用乐器演奏。8、幼儿分组演奏将幼儿分成大雨和小雨组。在教师动作的引导下,幼儿学习准确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三、活动延伸:把乐器放到音乐区,供幼儿进行练习。小结及反思:下雨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本节课《大雨和小雨》让孩子们学习利用铃鼓和碰铃分别表现大雨哗啦哗啦和小雨滴答滴答的演奏方法。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流畅,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歌词让幼儿模仿了大雨哗啦哗啦和小雨滴答滴答的声音。如在幼儿进行表演唱时的形式是:当唱到大雨时,让幼儿晃动铃鼓,唱到小雨时,让幼儿用手敲碰铃。这种边唱边表演的活动形式,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小班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2、学习给两种豆芽进行分类并品尝豆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3、通过幼儿自己亲自种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二、活动重难点: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三:活动准备: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每人一个,人手一把小铲子,黄豆种,绿豆种若干。2、多媒体课件。3、烧熟的豆芽每人一份。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激趣:演示画面“豆芽宝宝在跳舞”,激发幼儿的兴趣。(二)了解豆芽的特征。1、洗豆芽。请小朋友帮豆芽宝宝洗澡,提醒幼儿一边洗一边仔细观察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提问:“你洗的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老师出示电脑画面,帮助幼儿了解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特征。2、分豆芽。请幼儿把脸盆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两个点心盆里,然后送它们回家,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三)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提问:“你知道豆芽宝宝是怎样长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演示电脑画面,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四)了解豆芽的作用。“你们知道豆芽有什么作用?”出示烧好的豆芽,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知道豆芽是有营养的,要多吃豆芽。(五)师幼合作种豆芽。教师带领幼儿到自然角种豆芽。小班教案篇3一、活动目标:1、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分大象和小鸟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2、通过讨论简单的配器,使幼儿初步了解高音和低音的音色特点。二、活动准备:1、大森林背景图,大象、小鸟图片。将活动室布置成大森林。2、音乐磁带,打击乐器:大鼓、碰铃、沙锤、圆舞板。3、大象、小鸟头饰若干。三、活动过程:(一)教师以情景化的语言将幼儿带入音乐背景里,引起幼儿兴趣。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小朋友去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2、教师和幼儿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