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补助办理精进课堂教学能力要点.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部补助办理精进课堂教学能力要点.doc

教育部补助办理精进课堂教学能力要点.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部補助辦理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要點中華民國95年11月24日台國(二)字第0九五0一六六三一二C號令訂定教育部95年度教育經費分配審議委員會第3次會議通過中華民國96年月日台國(二)字第0960183758號令修正中華民國96年11月29日教育經費分配審議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一、依據(一)國民教育法。(二)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二、目的(一)整合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國民教育輔導團(以下簡稱輔導團)以及國民中小學(以下簡稱學校)三層級增進課堂教學能力之相關計畫。(二)強化三層級之縱向專業分工與橫向資源整合,發展整體性之課程發展與推動機制。(三)建立教師專業支持系統,鼓勵適性與創意教學。(四)促進親、師、社區合作,共同協助學生發展多元智能。三、補助對象:直轄市及縣(市)政府(以下簡稱縣市政府)四、實施原則:(一)資源統整原則: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行政部門、各級學校、教師組織與家長組織等資源,營造推動整體課程方案之有利條件。(二)整體規劃原則:以中央教育政策為經,以地方教育需求與遠景為緯,整體規畫符合縣市教育特性之精進課堂教學計畫。(三)專業導向原則:強化縣市層級課程發展與推動之專業領導機制,透過縱向專業實踐、橫向資源統整,提升整體計畫之品質與效益。(四)對話機制原則:建立行政、學校、教師、家長等不同部門之對話機制,整合行政與教學、理論與實務,建立縣市教育發展需求與願景之共識,以發展整體性之精進課堂計畫。(五)多元發展原則:充分考量地方資源與特性,發展符合學生適性與激發學生多元智能之計畫方案。五、實施方式由縣市政府、輔導團及學校三層級組織系統,於共同願景及目標下,以分工且統整之方式推動下列各重點工作項目:(一)縣市政府(如子計畫一):1.成立精進課堂教學推動工作小組,由教育局局長或副局長召集,邀集輔導團、教師組織與家長組織之代表及學者專家等相關人員共同研商,統整規劃全縣市之推動計畫。2.規劃及辦理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計畫,其中教師研習應會同輔導團、教師組織及相關專業團體、學者專家、學校共同規劃或研商;家長研習應會同家長組織及其他相關團體、學者專家共同規劃或研商。3.籌組輔導團培訓輔導員,提供教學學理與實務之示範及諮詢,並研訂輔導團組織運作要點,其內容應包含下列各項:(1)聘任程序。(2)到校輔導,並應擬定以三年完成全縣市國中小到校輔導為原則之計畫。(3)專業教師人力資源庫之建置。(4)對於每學年公開示範教學、製作教學影帶及各領域研究成果、創新教學、教案發表、出書之獎勵措施等。4.訂定學校或校際策略聯盟申請精進課堂教學計畫審查作業規定,並受理申請、辦理審查及督導落實執行。5.依第七點第一款所定三個子計畫項目,分別提報縣市政府計畫、輔導團計畫、學校及校際策略聯盟計畫。(二)輔導團(如子計畫二):1.由各學習領域輔導小組依領域分別提報當年度團務基本運作及精進課堂教學輔導工作計畫。2.由各學習領域輔導小組依領域分別建立輔導員名單、減課節數等基本資料。(三)學校(如子計畫三):1.各校得依需求提出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計畫之申請。2.由若干學校以策略聯盟方式,進行資源整合,以有效規劃辦理精進課堂教學能力相關活動。六、行動策略(一)理念倡導:1.縣市政府:以培養校長、主任、教師之教學領導與實踐能力為導向,並倡導家長之正確教育理念。2.輔導團:負起縣市課程領導之職責,並以兼重教學學理與實務之專業成長及實踐能力為核心。3.學校:以「教學實踐與反思」為主軸,強調「教師專業意識」之提升及親師合作理念。(二)專業實踐:1.縣市政府:辦理教育人員教學領導與實踐之多元化成長活動,如多元研習、優質教學範例甄選及各類型之研討、演示活動,並建立教學優良教師人力資料庫及辦理專業訓練課程。2.輔導團:建構教師專業支持機制。針對教師需求,辦理分區、分領域或到校服務;整合教學資源,建置資料庫;建立教學觀摩、教學議題研討、教學法演示、創新教學示例等「示範」與「諮詢」服務系統。3.學校:建立教學專業實踐與對話平台、發展教師教學輔導系統,辦理教學演示及教室觀察、教學視導等工作。(三)評量改進:1.縣市政府:擬定教師進行多元評量與增進紙筆測驗命題能力策略。2.輔導團:辦理提升教師多元評量與紙筆測驗命題能力專業知能研習或競賽,並提供補救教學策略以供學校參考。3.學校:提升紙筆測驗評量試題品質,鼓勵教師進行多元評量,利用各項評量結果,結合相關人力資源,落實對低學習成就學生之補救教學。(四)創新發展:1.縣市政府:訂定優良教學範例、優異教學策略、多元教學評量甄選實施計畫,並提撥獎勵經費及獎金。2.輔導團:協助辦理以「精進專業、教學創新」為主之教學活動設計、優良測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