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总体规划(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74 大小:3.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源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总体规划(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辽源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总体规划(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源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总体规划(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辽源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总体规划辽源是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吉林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辽源矿务局西安竖井就是“一五”时期国家投资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五、六十年代,辽源的煤炭产量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的重大决策,这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机遇,超前谋划,乘势快上,加快自身调整和改造,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推进和实现辽源经济跨越式发展,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认真编制和实施好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总体规划,对促进辽源增加总量、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从辽源实际出发,遵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原则,编制了《辽源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指导全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相应县区规划、专项规划的依据。搞好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是辽源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扩大社会就业的需要;是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是根据辽源经济结构特点,发挥后发优势,开拓新的市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的核心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建设重点工程,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促进社会进步,走出一条符合辽源市情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之路。规划体系:包括辽源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总体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就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县(区、市直部门、矿务局等单位规划三大体系。规划期限:规划期8年。其中,近期为2003-2005年,远期为2006-2021年。《规划》的编制本着近期详细规划,重点实施;远期超前预测,科学谋划的原则。建设项目实行滚动规划,逐步、适时进行补充、完善和提高。一、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的基础与环境(一基本现状与发展基础辽源地处吉林省中南部,辖两县两区,土地面积5139平方公里,是吉林省重要的煤炭基地、老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辽源,作为资源型城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上,形成了大量的历史欠帐。因煤炭资源的枯竭,不仅面临着资源型城市普遍遇到的问题,还存在矿区人口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其它同类城市更特殊、更困难的问题,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的任务十分紧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辽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为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综合经济实力有所增强。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22亿元(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7.7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0.17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5.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28亿元。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6年以来7年累计完成90.7亿元。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加快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全市三次产业比重1995年为33.3:23.2:43.5,到2002年调整为24.8:29.0:46.2。主导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骨干企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以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了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社区、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壮大。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为加快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奠定了较好的结构基础。——各项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大多数国有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6.6%。在工业企业中公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比重达到48.8:51.2,基本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金融、住房制度和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各项改革逐步深化,为加快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奠定了较好的体制基础。——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