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中华民族酒的起源摘要:浅谈了酒的起源,以及各种关于酒是何人发明酿造的说法,文中渗透了中华民族酒文化的历史与渊源。关键词:酒酿造发明发酵人类并未发明酒,而只是发现了酒—即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事实上用粮食酿酒是一件程序、工艺都很难的事,单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关于中国酿酒的起源,历史记载中科学性比较强的是晋人江统的《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1]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一)上天造酒说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1314.htm"\t"_blank"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2]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二)猿猴造酒说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中国历史的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酒以稻米与百花所造,一百六轧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的记载;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三)仪狄造酒说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3]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4]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不过,《酒诰》的作者江统认为仪狄只是技艺高超的酒师,而不是酒的发明者。不论仪狄是不是酒的发明者,他都为中华民族的酒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5](四)杜康造酒说传说中发明造酒的另一人是杜康,他是陕西白水人。杜康早年当长工时,有一次将未吃完的高粱米饭放在桑园的树洞中,过后却忘了吃。时间久了,剩饭在树洞中发酵,竟成了酒。杜康在给这种有芳香气味的命名叫“久”,后世则传为“酒”字。陕西白水相传是酿酒的鼻祖杜康的故居。[1]经过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在人们心目中杜康已经成了酒的发明者,也有了各种传说。(五)黄帝造酒说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但《黄帝内经》一书是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可信度尚待考证。(六)尧帝造酒说尧作为上古五帝,传说为真龙所化,下界指引民生。他带领民众同甘共苦,发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受到百姓的拥戴,并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尧由龙所化,对灵气特为敏感。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将大家带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综上所述,不论中国酒的产生有什么样的说法,但是可以认定的是酒的酿造绝对离不开大自然,人类酿酒知识的最早启蒙师是大自然,最早的酿酒原料是多野果浆果,最早的酒类是果酒,而它们很可能是史前人类在有意识贮藏食物原料过程中的意外收获。参考文献:[1]《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第二七六、六九八卷中华书局影印本[2]《世本八种》陈其荣[3]《吕氏春秋》卷十七《勿躬篇》中华书局1954年《诸子集成》本[4]《战国策魏策二》卷二三汉刘向“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5]《中国饮食》席坤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