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1.doc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班级姓名总分一.基础知识技能部分(共22分)1、考考你的眼力,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题后的括号里。(4分)①肃穆荒廖健忘纳粹(谬)②赃物箱箧制裁振撼(惬)③拂晓瓦砾鞠恭地窖(躬)④寒禁悠闲阴惨憧憬(噤)2.完成下列成语:(2分)故弄玄虚风月残年掐指一算事争3.根据要求默写。(5分)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春望》一诗中写战争的持久,诗人渴望家书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③《陋室铭》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2分)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语文是巧克力,甜甜的读了还想读理力语文是咖啡,很苦但是只是暂时的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以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6、“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2分)7.国庆节到了,班级要开展“祖国颂”的主题班会,由你担任主持人,为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并请你根据所给的节目,在节目一和二之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共5分)节目一: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节目二:歌曲――《走进新时代》(演唱者张也)开场白(3分):串连词(2分):二、课内阅读部分(共28分)(一)《爱莲说》(共17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分)(4①可爱者甚蕃(很多)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濯)③不蔓不枝(通)④香远益清(更加)2.翻译文言语句。分)(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菊花之爱在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莲花之爱跟我一样的还几个人3.理解填空。分)(8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分)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作对比。分)(2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_点名莲的作用_。分)(2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分)(3(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1分)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5.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分)(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6.这则消息的大意是?(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分)(2我军横渡长江7.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分)(3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8.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2分)9.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2分)二、课外阅读(共20分)(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