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1).ppt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简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次课改倡导的IT与教学改革的互动模式IT整合于教学的全局观和系统观IT整合于教学的全局观和系统观21世纪素养21世纪素养IT整合于教学的全局观和系统观IT整合于教学的全局观和系统观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实践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ITIntegratedintoTeaching&Learning)信息素养的构成信息技术应用于讲授性教学呈现问题情境辩证理性分析信息技术的3个层面“技术与人”“信息技术与教师”一、信息技术对应用条件要求较高、成本高对基础设施和设备、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应用成本比较高;同时容易导致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二、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1.信息安全二、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2.不健康的信息和不健康的使用行为二、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3.信息技术应用对原有行为习惯和法律、道德的冲击二、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3.信息技术应用对原有行为习惯和法律、道德的冲击二、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3.信息技术应用对原有行为习惯和法律、道德的冲击虚拟世界中的“隐身”……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健康的心灵、健康的使用方式、健康的信息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和挑战1.记忆的外储、电脑失忆、电脑失写2.认知超载3.超媒体中的迷航4.更易分心5.人机互动对人际交往的冲击6.对原有教学习惯和原有体制的冲击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教师能力建设和校本实践教学设计简介教学设计简介教学设计简介教学内容分析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用技术?仅仅是为了上公开课?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习方式的关系?仅仅是用IT支持传统教/学方式?仅仅是用IT呈现课本内容?用IT复制和播放优秀教师的课题教学?倡导整合追求实效信息技术应用的“量”?多多益善?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关系?信息技术应用优先?信息素养培养与其他教学目标?倡导整合追求实效等待“万能模式”?倡导整合追求实效资源?——买?——由学科教师自己开发?倡导整合追求实效中文网站举例中国“科学数据库”(http://www.sdb.ac.cn)英文网站先登录翻译网站,然后再访问国外丰富的课程资源网站,http://www.readworld.com人与技术?——崇拜技术?技术取代人?谁控制教学?——技术?教师?倡导整合追求实效工具性与人文性?技术活动与社会活动?人机互动与人际交往?社会交往人文精神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思考与困惑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思考与困惑尊重差异维护尊严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思考与困惑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思考与困惑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思考与困惑公平合理消除鸿沟负责、安全、健康安全地应用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苗逢春地址: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一楼)邮编:100875电话:010-62202939E-mail:miaofch@public3.bta.net.cnhttp://www.nrc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