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范本.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研究性学习范本.doc

研究性学习范本.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调查研究班级:高一355班组长:吴杨组员:王萍,陈红,黄陈绿,周诚帝,吴莹,陈杰婷,覃阿丽指导老师:李德臣目录开题报告---------------------------------------------<前言---------------------------------------------------<结题报告---------------------------------------------<附件一(采访记录)------------------------------<附件二(心得体会)------------------------------<附件三(定性评价)------------------------------<1>4>5>16>19>24>海口市琼山中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年级:高一年级:课题名中美教育的差别称课组长题成员导师课题研究目的意义课题研究内容姓名李德臣任教科目数学姓名吴杨申报时间1月20日班级:355班级:班第:四小组王萍,陈红,黄陈绿,周诚帝,吴莹,陈杰婷,组组员王萍,陈红,黄陈绿,周诚帝,吴莹,陈杰婷,覃阿丽1.找出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认识到美国教育制度找出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找出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的优越性,以长补短,完善我国的教育制度。的优越性,以长补短,完善我国的教育制度。2.学习美国的长处,进行教育改革,在基础的基础上加学习美国的长处,进行教育改革,学习美国的长处大创新,大创新,中美教育本质的认知差异中美教育方法的使用差异中美教育时间的顺序差异中美教育的价值观的差异?选择课题?分组,交流协商研究步骤及分工分组,课题研究步骤?搜集、查阅相关资源搜集、?提交阶段汇报?整理资料撰写研究论文?自我评价与同学互评?课题研究总结课题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及采访相关人群,收集资料及采访相关人群,完成结题报告预期了解中美教育的差距,了解中美教育的差距,完成书面结题报告成果1318书1活1923,结果31书面1动232安1完成结题报告13完成报告排该计划切实可行,同意按计划进行。该计划切实可行,同意按计划进行。结题意见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李德臣2011年1月22日前言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并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管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都可以称为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更为狭义的教育即指思想道德教育。众所周知,哈佛,麻省理工等一流大学在美国生根,发芽,为美国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美国多届总统更是出自哈佛。毫无疑问,美国是一个教育大国。而中国自建国起就十分注重教育,从免学杂费等多项国家政策就可看出。然而,中国的教育并没有取得十分辉煌的成就,换句话说,中国的学校教育为中国培养出的人才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日益发展的需求。那么,中美教育为何取得的成就有如此大的悬殊呢?结题报告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调查后,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在,该是展示我们努力的成果,解惑的时候了。中美教育的差距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看看。右图是中国的小学生守则,这里面的条文内容没有什么不足之处,似乎涵盖了学生应遵守的所有事情。积极劳动等更是体现了中国对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的要求。然而我们再来对比看看美国的学生守则。(如下一页)我们会发现,在美国的学生守则中,对日常的学生生活有着更为详细的规范。而中国的学生守则多是“抽象”要求,且有些要求更是一个成年人都难以做到的事,这是否对小学生的要求过高了呢?在教育时间上,也存在着中美之间的差别,即教育时间上的倒置。美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负担是逐步增加的,比较符合儿童自然心里成熟的时间顺序。美国小学的学生基本上是玩,中学负担也不大,直到高中才慢慢增加分量,到了大学,才是人生奋斗的开始。而中式教育从小学就开始竞争,就有所谓重点班,让孩子提前进入竞争状态,整天绷紧着神经,甚至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这是导致中国学生提前“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更有人将中国与美国的学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