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录1:小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表表1:小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表(课题组填写)小课题名称课题组负责人为什么做(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做什么(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怎么做(本课题分几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做成什么(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研究的条件分析(完成本课题的条件是什么,现在具备了哪些条件,目前有哪些困难,打算如何解决)课题组成员极其分工(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各自承担什么工作)填表人:填表时间:附录2:小课题研究方案评审表表2:小课题研究方案评审表评价内容课题名称(负责人)研究背景与意义A:明确B:一般C:不明确研究的主内容A:清晰B:一般C:模糊研究步骤与方法A:合适B:一般C:不合适预期成果A:合适B:一般C:不合适人员分工A:明确B:一般C:不明确方案设计综合评定:A:B:C:我校中学生早餐营养情况的研究(周慧凯)我校初二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周俊歧)我校部分中学生厌烦数学的情况调查(王承和)附录3:中学数学适合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内容3.中学数学适合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内容数学教学主要是问题的教学。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讨论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一系列过程。数学教学中所学过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等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是什么?这些知识的本身存在着什么价值?而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其实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些内容也正体现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方面。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适宜探究性教学的内容有第一册:1、负数的概念2、绝对值的意义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4、有理数加法法则5、去括号法则6、有理数乘法符号法则7、分配律8、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9、科学记数法10、用字母表示数1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1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1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加减法)14两线段(角)大小比较的方法15、两角互余性质、互补的性质。第二册:1、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3、幂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除法、积的乘方)4、整式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5、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6、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第三册: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4、根的判别式5、不等式性质1、性质2的推导6、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7、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第四册:1、多边形的内角和2、三角形的中位线3、圆周角定理4、垂径定理5、圆锥的侧面积6、圆台的侧面积7、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8、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9、中位数和众位数10、方差与标准差第五册:1、韦达定理2、二次函数y=a(x+m)2的图象3、二次函数y=a(x+m)2+k的图象4、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5、射影定理第六册: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弦切角定理3、圆的相交系弦、切割线定理4、两圆的位置关系这些知识点的共同特征是我们能从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根据罗列的现象得出数学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一过程体现了探索研究问题的环节,从而为整节课增添色彩。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法法则后,总结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合规律教学片段如下例:计算下列算式①②③④⑤相应的学生得到这样一组式子;①②③④⑤问题设计:1.积的符合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式子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关)2.积的符号与因数符号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规律?如果有,这个规律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进行分析: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异号两数相乘得负,当因数都是正的,无论多少个因数相乘,都是同号相乘,积永是正的;当因数都是负的,积就与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有关,奇数时积为负,偶数时积为正;当因数有正、负时,情况与全是负因数时相同)为了便于观察,列表如下:式子负因数个数积的符号①0+②1—③2+④3—⑤4+再用语言加以概括,由此归纳出: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这一片段教学由于一列整齐的算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容易探索得出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合规律,为学生课堂发散思维,语言概括应用得以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课的探究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初学时在学生的脑中是孤立的。只有通过复习才能将这些"二次"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