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舉與士人從政士大夫文化的形成城市文明的展開庶民的生活型態宗族社會的發展士紳階層與近世社會科舉與士人從政(一)宋代士人的抱負1.選擇出仕-A.以年老家貧,無以為生B.為免除徭役C.為避免「外族」歧視D.為理想、為抱負-許衡2.決定隱逸-A.為忠於故國B.為欽慕古之隱逸者C.為道不行、時不用D.也有欺世釣譽者1.明初-因太祖嚴整吏治,而士風消沉A.以廷杖最摧折士氣B.官員多不敢施展抱負,遇事推諉卸責2.明中-A.皇帝多怠於政事,朝綱廢弛B.朝臣多結朋黨,排斥異己3.晚明-A.黨社發出「黨議」諷議朝政→魏忠賢禁毀全國書院,逮捕東林黨人B.明末亡國之際,不少忠貞之士擁立明宗室抗清,書生報國觀念未曾稍歇1.清初-對士人採懷柔與高壓並行方式A.開科取士,以為籠絡B.發動文字獄,加以整肅C.藉編修《四庫全書》禁燬犯忌書籍2.不願從政之大儒轉為「經世致用」思想A.將經典中之知識運用在治理世事上B.著名學者:a.顧炎武-以歸納考證研究典章制度b.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體制c.王夫之-強調夷夏之防士大夫文化的形成1.生活講究→提升消費水準A.帶動藝術品商品化a.藉宴會銷售典藏b.與商人合作,成商品生產者B.文人相互標榜、推崇→結「社」,成社會輿論中心2.商人助長A.舉辦各類活動,提供士人社交環境B.藉此提升個人在文人社交圈中之地位城市文明的展開4.明清-A.市鎮的設立地點,取決於工商業的發展a.商人聚集於交通便捷的城鎮b.以江南地區成長最快速B.明中葉--人口大幅增加a.促進市鎮的形成b.帶動地方經濟繁榮,提升生活水準1.宋代坊市制度崩解,商店鱗次櫛比A.北宋--汴京:聚居20萬餘戶B.南宋--臨安:城內外有30萬戶2.生活品質提升A.出現公共服務機構--潛火隊(消防隊)B.出現解決市民生活瑣事的各種行業--「四司六局」3.城市娛樂活動A.雜耍特技、戲曲說唱--無不推陳出新B.飲食攤販、茶酒飯肆--成民眾主要消費場所C.品茗、看戲已成都市大眾的主要休閒娛樂--明清時期D.茶館成說唱藝人表演的場地→白話長篇小說自此流開來庶民的生活型態六合一統帽3.清代─旗、民之別A.男子皆薙髮梳辮B.旗裝:a.男--長袍、馬褂b.女--旗袍、花盆底鞋C.漢族婦女:a.北--紮褲腳b.南--繫裙1.大致依曆法、習俗行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每逢年節慶典放假慶祝A.傳統節日:過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B.配有特定習俗與食物3.民間遊藝活動A.原配合迎神祈福的祭典,娛神表演B.項目:百戲、戲劇、團體競技、博奕…宗族社會的發展1.宋元時期A.族長通常由曾任官職者擔任B.南方盛於北方—a.北方因長期遭受戰爭破壞,宗族凋零b.大宗族以江南地區最盛2.明清以來A.宗族組織仍多見於南方B.經濟基礎:祠堂、祭田、族譜1.宗族對族人的支配權很大A.濟助族人B.有族規約束族人的言行2.歷代情形A.元代--官方承認族規的合理性B.明清--族規獲得國家立法認可a.族長有權懲罰違規族人b.族內有表現佳者--會得到政府表揚c.族內有損族望者--皆不列入族譜d.宗族成里甲與保甲制度的基礎1.明清時期重視族人的教育A.設置族田--a.救濟孤貧b.資助開辦義塾B.興辦教育--以族產敦請名師C.重視仕途--狀元出身江南者多達2/32.宗族的地位A.為國家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B.是民間的福利組織C.是思想觀念啟蒙的教育單位士紳階層與近世社會1.成為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A.參與地方建設B.協助推行政令C.分擔濟荒救貧工作D.將政府政令、教化傳播給民眾2.照顧族人─使族內子弟奮發向上,求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