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貌 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绮兰****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貌 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地貌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坐落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于2016年7月3日顺利完工。这只“观天巨眼”于同年9月25日投入使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据此完成1~2题。1.“大窝凼”特殊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A.风力B.流水C.冰川D.生物2.“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建设的有利条件是()①喀斯特地貌地表不易积水②海拔很低③降水丰富④人烟稀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B2.C解析:第1题,“大窝凼”特殊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属于流水侵蚀,B项正确。第2题,“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位于山区,喀斯特地貌地表不易积水,①正确。地势低,降水丰富是建设望远镜设施的不利条件,②③错误。该地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④正确。故选C项。岩石及地貌的形成均与地质作用有关。下图各字母表示地质作用的不同类型。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干旱环境下的风力沉积作用B.b表示地壳运动中的外力侵蚀作用C.d表示流水溶蚀对岩石的破坏作用D.e表示流水搬运对岩石的破坏作用4.下列人类活动中,能够加重e过程的是()A.退耕还林B.围湖造田C.陡坡垦荒D.营造薪炭林答案:3.C4.C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的是云贵高原的地貌形成过程。云贵高原因石灰岩发育,在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下,形成多溶洞的喀斯特地貌。a表示湿润环境下的固结成岩作用,b表示内力上升形成高原,c表示溶蚀后水中物质的淀积作用,d表示流水的溶蚀作用,e表示流水侵蚀对地表的破坏作用。第4题,陡坡垦荒会造成植被破坏,从而加大水土流失,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5~6题。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6.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沙滩C.海岸D.岩礁答案:5.D6.B解析:第5题,根据题干文字描述可知,巨岩受海浪侵蚀形成鼓浪石,故选D项。第6题,在沙质海岸,海浪向海洋运动过程中,因速度变慢,大量沙子淤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7.就相同海拔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体相等B.北坡较多C.南坡较多D.难以判断8.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9.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A.南岭B.秦岭C.阴山山脉D.天山山脉答案:7.B8.D9.D解析:第7题,在图中选择某一海拔,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与地形剖面线交于两点,从两个交点向上或向下作垂线与降水量线有两个交点,读出这两个交点的降水量数值即可。该山地北坡的降水多于南坡。第8题,结合上题所述方法可以判断北坡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000米处,南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一直增加。第9题,根据山体海拔(约4000米)和山麓年降水量可判断其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为天山山脉。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完成10~11题。10.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稳定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D.河水主要来自地下答案:10.D11.B解析:第10题,依据概念可知,①说法不准确,故选D项。第11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底部,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故河道较浅。辫状河流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或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见图1)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见图2)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12~13题。12.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A.“腰身”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