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实践本质和物质基础.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6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社会的实践本质和物质基础.ppt

社会的实践本质和物质基础.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劳动是理解人类社会形成的一把钥匙2、劳动是人和人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1)自然界的物种进化出现类人猿为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前提(2)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劳动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3、劳动形成了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1)人的劳动以工具作为中介作用于对象,动物则以其身体直接作用于对象(2)人通过自己的劳动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3)人的劳动是有目的、计划的活动,动物的活动则是在本能的驱使下进行的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劳动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和一切历史的基本前提,是其他实践的基础(2)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发源地:血缘关系从属于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上形成其他社会关系(3)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4)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三、以实践为基础理解社会发展规律2、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是辩证统一的(1)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建构了人类社会,但是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及其活动具有受动性的一面(2)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它又是人活动的规律,有其特殊性的一面(3)历史过程既是人有目的的创造过程,又是合乎规律性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二节实践中形成的物质生活条件(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和必要的前提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P194—195)(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P196)3、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人口因素定义(P197)(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因素能对社会的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作用(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性作用(P198)4、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力和相应的生产关系的统一体(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第三节社会的生产实践2、人类自身的生产(1)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指人们每天都在生产自己的生命,而这些人们又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种的繁衍。(2)产生出姻亲关系和血缘关系(3)产生家庭、氏族、部落、民族等人群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相继演变表明人们之间的联系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P204—207)3、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1)互为条件、相互制约(P207)(2)社会物质生产起决定作用,人口的生产要适应社会物质生产的状况(P208)4、社会的精神生产(1)广义:是指一切精神现象的生产、创造的活动和过程,即“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狭义:指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创造的活动过程,它是人们对反映在头脑中的客观现实和以往的思想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从而创造出精神产品的活动。(2)精神生产的产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指“能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并能在这段时间内作为可以出卖的商品而流通”的具有物质外观的精神产品。第二种是指以精神生产者的活动为载体的精神产品。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3)精神生产的特征(P209—210)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对象、工具和结果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精神生产的客体,是观念性的东西。精神生产就其内容而言,是人的自由自主的活动。精神生产的目的是从精神上掌握自然和社会并开拓人的创造能力(4)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P210—211)两者分属于不同的生产领域;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反作用于物质生产。(5)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P211)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部门;与物质生产发展具有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产品丰富多样,作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