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让爱在学生心底扎根天台赤城四小陈敏桂在领雁工程实践阶段,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掌声》一课的第二教时。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上台讲故事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它是以英子性格的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的,只有抓住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才能深深体会英子情感的变化过程,而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由同学的掌声引起的。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抓这条主线,借助了两次掌声,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了解到“掌声”背后的力量,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一、以“掌声”为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我首先让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找出两句直接写掌声的句子,然后依次学习有关两次掌声的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教学有关第一次掌声的内容时,我提出“故事都还没讲呢,同学们为什么给英子掌声呢?”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并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了:曾经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轮到英子上台时,英子的动作和神态,大部分学生都读懂了同学们的掌声是对英子的尊重、鼓励和支持。当英子故事讲完后,班里再一次响起掌声时,学生们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获得了思想启迪,有了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二、抓动作、神态,感受人物的心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目光缩小到一个句子、几个词、一个词去体会、感受人物的心理。如:在引导学生体会英子内心的矛盾时我这样进行教学: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英子站上去前,心里是多么的矛盾啊!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一摇地晃地走上了讲台。”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她在犹豫什么呢?她敢上去吗?为什么?她能不上去吗?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英子的内心:不敢上去,怕同学嘲笑,她又不能不上去,因为怕给老师留下坏印象。你还从哪些词语中也看出了英子的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从而为体会掌声的含义做了铺垫。再如:句子“英子想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中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一摇一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同样的脚步,同样的心情吗?引导学生体会同样的姿势,同样的路,英子却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心情,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掌声。三、挖掘教材空白点,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除了抓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外,我还抓住文中空白处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比如:在聚焦第二次掌声的板块中有这样的设计:再次听到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无数话语涌上了心头,她想说什么?拿起你的笔,写下英子此刻的内心感受。写后交流评价。四、角色参与,增进情感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不会有心灵的震撼,也不会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教学中,当讲到英子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选择了走上讲台时,我适时地利用激情导语为孩子创设情境:一个“犹豫”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英子内心的矛盾,她是慢吞吞地——站起来,她的眼圈是——红红的,可见她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啊!但英子最后还是选择了上台,请看,她站起来了,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出示课件:英子上台的图片)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师带头鼓掌,学生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孩子们,你想用自己的掌声告诉英子什么?用这样的问题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五、体现单元整体教学,回归大爱。《掌声》是五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是什么?爱可以怎样表达”,让学生走进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受人间真情,感受爱,珍惜爱,表达爱。因此,基于“整体教学,整合教材”的理念,我在最后一个板块有了以下的设计:同学们,读到现在,说到现在,大家对这掌声一定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这掌声到底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来说吗?这掌声是。当学生说到掌声是对同学的爱时,我随机板书:爱。其实爱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小到大多少人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曾经把自己的爱献给周围的人。本单元的学习提示中就有这样的话(出示课件: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座,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