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28.1锐角三角函数》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初中 数学.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28.1锐角三角函数》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初中 数学.pdf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28.1锐角三角函数》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初中数学.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28.1锐角三角函数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B=2BC,则sinB的值为()123A.B.C.D.1222答案:C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析:解答:∵Rt△ABC中,∠C=90°,AB=2BC,BCBC1∴sinA==;AB2BC2∴∠A=30°∴∠B=60°3∴sinB=2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决本题时,直接利用正弦的定义求解即可.根据AB=2BC直接求sinB的值即可.2.如图,直径为10的⊙A经过点C(0,5)和点O(0,0),B是y轴右侧⊙A优弧上一点,则cos∠OBC的值为()1334A.B.C.D.2255答案:B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解析:解答:连接CD,如图所示:∵∠COD=90°,∴CD为圆A的直径,又∵∠CBO与∠CDO为CO所对的圆周角,∴∠CBO=∠CDO,又∵C(0,5),∴OC=5,在Rt△CDO中,CD=10,CO=5,根据勾股定理得:OD=CD2OC2=53,OD533∴cos∠CBO=cos∠CDO===.CD102故选B分析: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熟练掌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连接CD,由∠COD为直角,根据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可得出CD为圆A的直径,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CBO=∠CDO,在直角三角形OCD中,由CD及O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然后利用余弦函数定义求出cos∠CDO的值,即为cos∠CBO的值.3.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C点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F,下列结论:DEEF①BD=AD2+AB2;②△ABF≌△EDF;③;④AD=BDcos45°.其中正确的一组ABAF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解析:解答:①∵△ABD为直角三角形,∴BD2=AD2+AB2,不是BD=AD2+AB2,故说法错误;②根据折叠可知:DE=CD=AB,∠A=∠E,∠AFB=∠EFD,∴△ABF≌△EDF,故说法正确;DEEF③根据②可以得到△ABF∽△EDF,∴,故说法正确;ABAF④在Rt△ABD中,∠ADB≠45°,∴AD≠BDcos45°,故说法错误.所以正确的是②③.故选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也考查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函数的定义,它们的综合性比较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平时加强训练.①直接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判定是否正确;②利用折叠可以得到全等条件证明△ABF≌△EDF;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④在Rt△ABD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判定是否正确.4.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tan∠ACB的值为()112A.B.C.D.3322答案:A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析:解答:由图形知:tan∠ACB=2=1,63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结合图形,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5.在Rt△ABC中,若∠C=90°,BC=6,AC=8,则sinA的值为()4334A.B.C.D.5453答案:C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析:解答:∵∠C=90°,BC=6,AC=8,∴AB=AC2BC2=8262=10,BC63∴sinA==.AB105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了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锐角的正弦等于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的长,然后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求解.26.如果△ABC中,sinA=cosB=,则下列最确切的结论是()2A.△ABC是直角三角形B.△ABC是等腰三角形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C是锐角三角形答案:C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析:解答:∵sinA=cosB=2,2∴∠A=∠B=45°,∴△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的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接得出∠A,∠B的角度从而得出答案.7.如图,点A、B、O是正方形网格上的三个格点,⊙O的半径是OA,点P是优弧AmB上的一点,则tan∠APB的值是()23A.1B.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