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涝池岸中心小学新课程评价制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也带来了评价的全面改革,要求教育教学要运用新理念去全新的评价学生、教师的学习工作,为了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教师,我校特制定本制度。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并探索允许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会,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2、教师互相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评价。评价与考核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3、学校评价。评价理念:以新课程理念评价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内容:课堂变革、方式改变、专题研究、课改进程。评价方式:随堂听课、专项检查、随访督导、阶段分析、查阅资料、成果评定等,把新课程计划的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课改资料的积累列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涝池岸中心小学新课程教学研究制度新一轮课程改革是确保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展的关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均需要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加强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来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点,以抓常规为载体,推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为确保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实施顺利进展,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涝池岸中心小学新课程教学研究制度》,请全体领导、教研组长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1、根据课改工作计划和上级要求,成立我校课改实验领导小组,由课改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每周三下午分教研组进行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为重点的教学研讨,做到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2、建立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单位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深入开展讲座、听课、评课,参与教学研讨,进行新课程实验研究。3、设立“名师课改讲坛”。由学校教学骨干向教师作学科课改或教改专题讲座。4、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进行一次教学反思,研究一个典型个案,每周一的教师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时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交流研讨自己的一节教学设计,经过组内交流研讨出好的教学案例,由一名教师上示范课,最后再研讨,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并做好检查记录及相关资料的收集。5、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开展优秀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活动。学校组织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新课程研讨课或对新课程研讨进行点评。6、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科课改实验论文评比、一次教学反思交流、一次学科说课比赛,获奖作品将纳入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汇编。7、每学期开展1—2次“课改沙龙”活动,为教师交流经验、沟通思想、探讨问题提供机会。8、每周例会前设“课改论坛”10分钟,由课改领导小组提前安排实验教师就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与大家交流。9、继续开展“课题研究与实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实行教研组教研主题月报制度,学校将围绕各组、各老师的研究课题组织开展实验研讨活动,切实推动新课程实验。10、学校将把本制度的落实情况列入学校工作督查项目,加强完善实验资料、档案的搜集归档。每学期末学校将对各教研组及各老师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认真综合评估,评选出课改实验先进教研组及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