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制药企业变更控制⼀、变更的定义及其范围⼆、GMP中变更控制的相关规定三、变更控制的原则四、变更风险级别的划分五、职责与分⼯六、变更控制操作程序⼀、变更的定义及其范围变更是指以改进为⽬的⽽提出的对药品⽣产和质量管理全过程中某⼀事项的改变,包括增加或减少事项。它包括所有可能对产品质量产⽣影响的改变活动。如:岗位⼈员、⽂件、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法、操作规程、管理程序、⼚房、设施、设备、仪器、容器具、零部件、⽣产⼯艺和计算机软件等等。⼆、10版GMP中,“变更控制”的相关规定(共七条)第⼆百四⼗⼗条条企业应当建⽴变更控制系统,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进⾏评估和管理。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变更应当在得到批准后⽅可实施。第⼆百四⼗⼗⼀条⼀条应当建⽴操作规程,规定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法、操作规程、⼚房、设施、设备、仪器、⽣产⼯艺和计算机软件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核、批准和实施。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负责变更控制。第⼆百四⼗⼗⼆条⼆条变更都应当评估其对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企业可以根据变更的性质、范围、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将变更分类(如主要、次要变更)。判断变更所需的验证、额外的检验以及稳定性考察应当有科学依据。第⼆百四⼗⼗三条三条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变更由申请部门提出后,应当经评估、制定实施计划并明确实施职责,最终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变更实施应当有相应的完整记录。第⼆百四⼗⼗四条四条改变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产⼯艺、主要⽣产设备以及其他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还应当对变更实施后最初⾄少三个批次的药品质量进⾏评估。如果变更可能影响药品的有效期,则质量评估还应当包括对变更实施后⽣产的药品进⾏稳定性考察。第⼆百四⼗⼗五条五条变更实施时,应当确保与变更相关的⽂件均已修订。第⼆百四⼗⼗六条六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保存所有变更的⽂件和记录。三、变更控制的原则1、企业可以根据变更的性质、范围、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将变更分成重⼤变更、主要变更、次要变更。但是在每⼀种分类中我们要实⾏分级不分类的管理原则。变更按风险程度分级管理,不能分类管理。公司经常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频繁发⽣变更活动。药品⽣产的组织过程极其复杂,看似简单、微⼩的变更可能隐藏着巨⼤的潜在风险。变更控制的最佳⽅法是按照风险程度制定变更的分级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凭借知识、经验和可靠的数据,对变更事项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变更的风险级别评估,做出最恰当的变更决策。2、全员参与,根据变更级别,分层级开展变更控制⼯作。层级越⾼,负责决策的变更级别越⾼。3、变更控制实⾏闭环控制模式。必须对变更控制过程中识别出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并对效果进⾏科学、合理的评价。其控制过程循环往复,控制能⼒和⽔平呈螺旋式上升。四、变更风险级别的划分按照风险程度划分为A、B、C、D四级。A级变更—潜在严重风险的变更。指与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偏离,需要申请、审批的,或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必然造成公司巨⼤的经济和名誉损失的;或产品可能对使⽤者造成⾼危健康损害的。⾼危健康损害-致畸、致残、致突变等不可逆损伤;或危及⽣命,导致急救,甚⾄死亡;或不可预知的损伤。药品原有的⾃然属性导致的不良反应除外。B级变更—潜在主要风险的变更。指与企业质量⽅针、内部规程和标准,或药品GMP要求有较⼤偏离,可能造成公司较⼤的经济和名誉损失的;或产品可能对使⽤者造成⾮⾼危健康损害的。⾮⾼危健康损害-可预知的⼀过性的可逆伤害或疗效降低,不需要急救。药品原有的⾃然属性导致的不良反应除外。C级变更—潜在⼀般风险的变更指与企业质量⽅针、内部规程和标准,或药品GMP要求有轻微偏离,可能造成企业微⼩经济损失的;或提⽰质量趋势向坏,不加以控制可能发展为A、B级变更的;可能对使⽤者健康利益产⽣微乎其微影响的。D级变更—⽆风险,可不加以控制。五、职责与分⼯质量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图质量管理领导⼩组的变更控制职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对重⼤变更事项(A级)进⾏直接的三级评估;授权质量受权⼈召集领导⼩组成员单位召开风险评估会议,对变更事项进⾏三级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做出决策。质量受权⼈及质量保证部的变更控制职责1.质量受权⼈职责:受质量管理领导⼩组的委派,领导质量保证部及其负责⼈,贯彻企业质量⽅针,制定变更控制操作规程;监督落实质量管理领导⼩组做出的重⼤变更决策(A级决策)和召集有关部门⼈员对决策的执⾏效果开展评价;2.质量保证部职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