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神奇的克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神奇的克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精选17篇)《神奇的克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说过《西游记》里的孙大圣常常在危急时刻拔下自己的一把毫毛,然后吹一口气,就能变出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孙大圣的这个本领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就是他能快速地克隆自己。2、同学们还记得克隆到底是什么吗?(指名回答)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感受这“神奇的克隆”。(板书课题)二、研读事例1、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克隆,课文特别举了几个例子,分别是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师相机板书)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5自然段,待会儿请几位同学来为你们介绍。(生自由读)3、首先,来看植物。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生介绍)4、除了文中介绍的这些植物,你还知道其它先天会克隆的植物吗?(生表述,师相机指导、点评)5、那么低等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课文中举了什么例子?(指读第4自然段)6、植物和低等生物的克隆本领先天具备,但是高等动物却不一样,他们的克隆相对更难,科学家们几经研究才有所成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指读每5自然段)7、听完这一段的叙述后,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发表意见)三、感受神奇1、既然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吗?(指名回答)(板书:造福人类)2、(自由阅读课文第6~8自然段)想想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或有自己的看法,边读边在书上做笔记。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四、展望前景1、课文中只列举出了现在已知的一些克隆技术,但是关于克隆,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它的魅力是诱人的,它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板书:省略号、前景诱人)2、最后就让我们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吧!(出示小黑板)异想天开: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_____……五、板书《神奇的克隆》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造福人类前景诱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重难点: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等。《神奇的克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篇2《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这篇课文,内容较好理解,学生一读就知道。面对这样的文本,如何上出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呢?面对文本,我反复读着,最终我决定从以下两点作为突破口:第一,从课文第一部分(1-4)节,体会作者对“克隆”这个概念的全面阐述。作者先说什么叫克隆,然后讲到了低等生特的克隆,再引出高等生物的克隆。这种层层递进的写法,值得学习。第二,抓住文章的题目“新奇”,体会克隆技术新奇在哪里,文中第八节介绍新奇时,有三处双引号和一处省略号,引导学生体会这些符号的用法及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制造、配件、装配”在文中的实际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词。由省略号,让学生再补充一句。有的学生说:“能够培植出头发,让脱发的人免遭痛苦。”从这两方面入手,得其意,得其言,得其法,从而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神奇的克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篇3一、教材解读:《神奇的克隆》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克隆的意义及其神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课文的条例,理解课文电脑内容不,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叙述的条例,知道克隆的意思,大致了解当前世界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课前准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当前世界克隆技术发展的情况,了解更多有关克隆的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例。2、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