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二甲评审标准.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263K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院感二甲评审标准.pptx

院感二甲评审标准.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必须要有院长亲自参加,各位委员对会议内容及决策必须有笔记本记录。检查老师会抽取会议内容中的某个事例询问一名院领导、一名临床科室主任、一名护士长、一名医技科主任、后勤科主任,核实会议所做的决策是否落实到位。2、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及年度质量安全管理目标中必须体现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目标。3、院感办人员配置>0.5:100,我院400病人必须配2名院感专职人员,其中不含基本公共卫生传染病管理专职人员,人员配置为医生:护士>1:1。9、制定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规范、流程、考评标准,并有上述培训资料。10、重点查科室院感质控员平时检查记录及存在的问题科室整改情况。方式查现场、查资料。11、院感办要提供案例说明院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高度重视院感工作,督促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取得成绩。12、有由院感办、护理部、医教部组成的院感协作小组共同制定的院感督导计划及督查记录。13、有针对各部门、各科室人员的院感培训大纲。14、抽取不同层次的在岗医师8人、护士8人、医技人员4人,共20名人员进行院感理论考试,合格分数为85分,再从这20名当中抽取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各1名考操作技能,合格分数为90—95分。15、制定医院感染监测年计划、季计划及各科室目标性监测一览表。16、有为各科室专属配置的医院感染监测设施、设备清单及设备性能状态一览表。17、有每年一次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18、有对院感重点科室如产科、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介入室、口腔科、供应室、胃镜室等部门监测项目一览表及统计分析报告。19、有每季度一次的全院目标性监测、全院综合性监测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失控原因、处理办法、影响程度、整改预防措施)。20、查各科室是否按目标性监测要求,开展自我监测,对不合要求的是否落实分析与整改,有资料、现场可查。21、检查评价医院信息系统能否提供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的支持。22、有院感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学历、职称、培训经历一览表、要求院感负责人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23、有针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重点人群及高危险因素管理、监测计划与具体方案。24、制定医院感染风险防控指南。25、医院有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重点人群的定期风险评估报告、相关感染率指标的统计表。26、重点查手术室、ICU、供应室、新生儿科、血透室、急诊科及2个病区感染监测与防控措施落实情况。27、查多个危重病人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静脉导管等环节,预防感染措施落实情况。29、从协作小组联合检查记录中抽取一个所发现的问题,追踪整改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30、评审周期内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主要部位的感染监测指标同比逐年下降、符合有关要求。31、医院信息系统对院感办定期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的监测分析及医院决策提供支持作用。32、制定医院感染暴发及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应急处理预案,同时有培训资料、演练资料,抽问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重点科室医护人员对暴发事件诊断、调查、报告、处置流程预案掌握情况达100%。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整改、如是否修改上报流程及处置预案等。33、医院在院感信息通讯或医院局域网上设专栏能满足全院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随时获取医院感染相关信息或资讯需求。34、查信息系统是否对院感、传染病暴发有预警功能、并能启动相关的提醒、报告和防控功能。35、制定手卫生考核办法、奖罚措施,有培训资料、院感办平时检查资料、考核资料、奖罚记录。36、检查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安置的位置及配备的手卫生用品是否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7、抽考在岗医生、护士、医技人员、护工各1名,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跟踪10名医护人员是否随时洗手。38、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成立由医教部、护理部、院感办、临床科室、检验科(微生物室),药剂科、各临床科室组成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协作小组。该小组有工作制度、要求、工作方案及上述各部门职责分工。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查各科室、各部门对会议讨论的措施、方案是否有记录、是否落实到位等。同时从协作小组平时检查记录中抽取一个发现的共同问题,评价协作小组与科室之间相互信息沟通情况、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整改效果39、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方案与防控指南,内容包括规章制度、防控措施,措施又包括手卫生措施、隔离措施、无菌操作、保洁与环境、消毒隔离制度等。40、有医院每月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检验科提供)。41、有省级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的监测反馈报告及采取的改进措施。42、有协助小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及定植高危患者的监测资料,包括全院各科室的本底资料。43、有协作小组对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