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一、天气单元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天气日历)。2、制作天气日历需要收集记录:每天的(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气温)3、天气日历中,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0是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4、使用温度计等到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6、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2点)温度最高。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的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向,如箭头指向南,就是南风。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方向。(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风速用(风速仪)来测定.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书本P10的等级表读一读)8、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直筒)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9、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10、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划分(晴天、多云、阴天)。(会画四幅图,在书本P14)11、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三大类:(积云、层云、卷云)。积云像棉花,晴好天气,会下雷阵雨;层云一片灰色,在低空,会下雨;卷云像(羽毛),在高空,由冰晶组成。12、在雷雨前,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积雨云)13、气象学家根据雨量多少把下雨分为6个等级:(知道每个等级的降水量范围,在书本P13)14、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晴、多云、阴、雨、雪等。会作气温数据柱状图。15、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二、溶解单元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没有沉淀、没有漂浮、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溶解在水中的物体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各个部位)。2、能溶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酒精、醋、高锰酸钾)等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3、溶解在水中的物体分布在(水的各部分中),不能用过滤分离。部分溶液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会有(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要(强)。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6)克的食盐。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加水、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5、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把水果糖弄碎。7、研究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的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相同的条件是:(水量一样、食盐量一样、食盐颗粒一样、同时倒入水中、都搅拌或者都不搅拌、杯子一样)。8、分离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用(蒸发)的方法,如:(放阳台上暴晒、放锅子里烧、放酒精灯上加热)等。9、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芯)的温度最低,我们通常用(外焰)给物体加热。10、分离食盐与水的装置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火柴)等。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均匀分部热量.)11、过滤是一项实验室常用的科学方法,要注意操作的方法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将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烧杯杯嘴靠玻璃棒上。(引流)2、玻璃棒一端靠三层滤纸一边3、漏斗下端管口要靠于烧杯的内壁。12、酒精灯操作注意事项: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着引火。2、熄火时用灯帽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3、不能用嘴吹灭火。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三、声音单元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2、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5、大铁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