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一吃****继勇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编辑精选.docx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_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设计背景:1,三年级作为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应注重发掘教材的例子作用,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在教学点滴中渗透写人,状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本篇课文所在单元围绕"名人故事"这一主题,通过列宁,李四光,宋庆龄等名人的平凡小事,表现了他们不平凡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力图抓住课文通过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每一课中都潜移默化地体现写作方法的指导。2,在倡导和实践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今天,学生在教师不断的指导下,已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学与交流互评。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正好为学生自学,合作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3,在xxxx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教学生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尤其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更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本课通过描写宋庆龄幼年时遵守诺言,不失信的事,表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对学生进行xxxx教育的好教材。学习目标:1,运用读书方法自学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受到诚实守信精神的陶冶。课前准备:1,学生按照自学方法自学课文。2,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回顾前文,导入课题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那些名人故事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运用前面写人文章的方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人事品质)二,重温自学方法,确定成员分工自学一篇课文除了完成预习要求,还要掌握自学方法,谁还记得读正确;二,读明白;三,读进去)四人小组明确分工:(召集人,发言人,噪音控制员,计时员)三,合作学习,自主交流1,学生小组按照"三读"要求进行学习。2,教师巡视帮助,指导四:展示交流,倾听评价(一)"读正确":1,选择一个小组上台展示,按小组自己的方法分工合作朗读全文。2,其他小组针对个人和小组读文章是否正确的情况给与评价。(对读音,断句,声音洪亮等角度进行评价)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二)"读明白"1,各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例:我们小组理解了几个词语的意思……(板书重点词语)我们组要向大家介绍宋庆龄的生平简介。我们组知道课文写了宋庆龄小时候因为答应朋友而拒绝去伯父家坚守诺言的事,变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板书:诚实守信)……2,教师质疑:从那里可以看出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呢3,学生在文中上寻找,批画后交流。4,师生共同发现总结:作者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5,学生质疑,讨论:课文中描写小白鸽样子的句子能否删去(三)"读进去"1,谁能读出宋庆龄语言的坚决,行动的果断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五,讨论深化,总结提升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讲诚实重信用的人和事2,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重诺言,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还记得"xxxx"歌吗(师生齐唱)其中有这样一句响亮的话:以诚实守信为荣!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可贵的品质。六,读写结合,课后延伸写一则日记,描写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或一件事。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2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3.、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二、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三、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设计意图】导入揭示课题。二、新授1、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3)简单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