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信息技术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本次问卷调查针对本人所任教班级学生对于高一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状况,包括学生入校前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现状、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感兴趣程度、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体验以及学生期待的评价等,从中归纳出5大类进行结果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办法。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现状。由调查结果可知,仅有不到2%的学生系统学习过信息技术,将近87%的学生在义教阶段通过课堂和课外自学掌握了一些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还有超过11%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学习过信息技术。因此,在进入高中学习的时候,学生水平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经过将近一学年的学习,超过66%的学生感觉进步很大,有将近33%的学生感觉提高不很明显,需要继续努力。由此可知,学生主要还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掌握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课应真正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技术技能的主阵地,使学校成为学生们增长知识和技能的地方。2.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问题。超过95%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而且能提升信息素养,是重要的一门学科。在问卷统计分析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第6题是你喜欢学习目前的选修模块《数据管理技术》吗?超过82%的学生都觉得挺喜欢这门学科的。但当在第7题中问到:如果有以下几个模块让你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是?只有将近18%的学生选择《数据管理技术》,居所有模块之最低选择,而大部分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及《人工智能》等模块兴趣比较浓厚,甚至连《算法与程序设计》都有超过20%的同学选择。从中可以看出,当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的时候,他们会压抑住自己的兴趣和欲望,努力使自己喜欢所学内容,但如果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的话,他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3.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信息技术学科在学年末要进行学业基础会考,所以在课余会适当安排时间预习或复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但仍有将近20%的学生认为其它学科更重要,基本没有在课堂以外花费时间在信息技术学科上。因此,多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基本停留在应付会考的层面,没有时间考虑或根本没有意识想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学习和生活服务。4.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表现及体验。超过92%的学生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能够愉快轻松地学习,对于在课堂上老师有关理论知识的讲授,75%的学生认为通过老师讲解后更有利于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但仍有近24%的学生处在听了也不懂或者记不得了的阶段。原因分析,造成听不懂或记不住的原因在于课前没有及时预习,课后也没有及时复习,从中可以看出仍有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消怠思想。当然个别学生是因为暂时理解不够。超过9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方法能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并且能够提升一定的信息素养。在课堂上探究任务时,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超过83%的学生喜欢先自己摸索解决或请教周围的同学,实在不行再请教老师,将近90%的学生认为按照学习小组安排上机的座位,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有一定帮助的。从调查中可知,多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是愉快、轻松、高兴的体验,因为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有兴趣,同时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又可以感受成功的喜悦。5.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评价。超过90%的学生希望在课堂结束前的作品展示中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不管是受到表扬还是被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将近95%的学生认为对于表现优秀者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学习的积极性。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对信息技术学科评价的主要依据应该侧重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我发现教学中需要关注的方面还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虽然很多学生关注会考胜过对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但还是有超过80%的学生喜欢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布置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真实任务,这样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尽量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在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中,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情境相对比较好的创设,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在学习《多媒体信息加工》时,可以设置如“世博会”“青海玉川地震”“我的校园生活”等有关社会热点或生活相关的主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