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活动(怎样激发与维持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研修活动(怎样激发与维持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doc

研修活动(怎样激发与维持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怎样激发与维持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学习愿意投人,乐于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活泼、和谐地发展。我认为,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证;学会学习,发展个性,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实践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途径;激励是自主学习的添加剂;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激励的方法有:一.联想数学联想是学生由一个数学条件(或问题)想到与之相联系的条件(或问题),或由一个数学概念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概念想的思维活动。在学生自主学习中,通过联想、激励可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可设计如下自主学习程序。1、复习:(1)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2)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分数基本性质。2、联想:通过以上知识的复习,你能想到什么?(比也有类似的性质)想一想比的类似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按照这样的程序,学生通过联想,一般情况下都能说出“比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学课本,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与自己联想的结果是相同的。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活动进行激励,学生就会备感骄傲。然后安排学生自学研讨,弄清比的基本性质的作用,及化简比的几种情况和化简的方法。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体味成功带来的喜悦。二.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训练的一种形式。通过一题多解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捕捉到学生创造性因素。教师适时激励可激发学生的灵感,活跃思维,使学生处于忘我的情绪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例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向阳村修一条长42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全长的3/7,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可设计如下教学程序:(1)出示:“已经修了全长的3/7”。(2)说说这句话中分数的实际意义。(把全长平均分成7份,已修了这样的3份)(3)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说“3/7”可以怎样理解?(已修的米数÷全长的米数=3/7)(4)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写出关系式。(全长×3/7=已修的米数)(5)你还能想到什么?(6)出示例题,学生尝试,并说出列式的依据。学生从不同角度联系所学的知识,会出现以下解法420-420÷7×3;420÷7×(7-3);420-420×3/7;420×(1-3/7);设已修x米,x÷420=3/7,420-x的值;设还剩x米没有修,x÷420=l-3/7等等。根据学生解答情况,教师即时给予肯定、表扬,使学生受到激励,他们便会沉浸在积极思维的情绪之中。这样教学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的迁移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自信心。三.美育渗透数学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抽象的,而它内在的美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结合数学教学,有意识地挖掘数学中蕴涵的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使之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受到数学美的激励,便能学好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可结合概念、公式、法则等的教学,向学生渗透严谨科学的美;解答数学题渗透格式的美;几何图形教学渗透形体的美(线条、对称等);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渗透图表的美等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激励学生的途径还很多,如知识竞赛,难题趣题争答,习题巧解等等,不再赘述。激发兴趣的策略有:1、设疑激趣。小学生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宣布课题,板书几个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而且这个数也能被3整除的数。学生由于受旧知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负迁移,很快根据个位上数的特点得出错误结论: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接着,老师板书几个个位上仍能被3整除,而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的数,让学生判断,学生发现规律不灵了。这时老师请同学说数,老师判断,学生验证。学生说的数很大,教师都能迅速地判断而且准确无误。学生产生好奇心理,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自学,定会收到良好效果。2.故事引趣。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结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编一些小故事引人新课,总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教师先讲一个故事:美猴王给小猴子分桃。他把猴子分成三组,第一组6只,第二组4只,第三组3只。他分别拿出18个桃子给第一组平均分;又拿出12个桃子给每二组平均分;再拿出9个桃子给第三组平均分。第三组的小猴子说美猴王偏心。故事讲到这,老师问学生,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