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你如何选择课堂观察的观察点(五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你如何选择课堂观察的观察点(五篇).docx

2024年你如何选择课堂观察的观察点(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你如何选择课堂观察的观察点(五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你如何选择课堂观察的观察点篇一(一)本子课题与主课题的关系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或进行教育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开展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是当前我国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分析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能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是决定本次新课改成功的关键。通过课堂观察这个平台,深入掌握教学实际情况,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和教师专业发展。本子课题借助课堂观察,从校本研修层面帮助教师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分析活动,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质量,同时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本子课题从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方面,力图探索出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的具体策略。(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课堂观察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分析。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分析基地,以教师为分析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真实问题为分析对象的分析。它既是学校的分析制度,也是教师的一种分析方式。校本研修既是实践新课程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更是教师专业化和构筑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策略分析在学习专业理论、借鉴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从农村完中的课堂教学现状出发,运用特定的观察程序和观察记录工具,收集、分析课堂教学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艺,从而探索出以课堂观察为载体的校本研修的有效策略,努力提炼并形成一种充满实践张力的学校教研文化。(三)国内外同一分析领域现状与分析的价值国内外同一分析领域现状1.国内外专家非常关注课堂观察这一话题。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分析课堂的方法,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60年,美国课堂分析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提出并经他自己不断修正的分析成果“互动分类系统”,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随着科学分析方法尤其是教育科学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编码表、项目清单等科学、量化分析工具的引入,录音机、录像机等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课堂观察手段与技术,使课堂观察更具可操作性。柳夕浪先生是国内较早关注课堂观察问题的专家之一,所著课堂教学临床指导有关章节介绍了一些课堂观察的方法和技术。傅道春所著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有较少篇幅论及教师观察自己课堂的技术。陈瑶所著课堂观察指导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课堂观察分析的理论专著。书中大量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是国外)有关课堂观察的方法技术,并专列章节论及“教师从事课堂观察分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教科院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观察、录像带分析等,用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这是国内首次运用课堂观察技术服务于教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实践。近几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分析所的崔允漷教授所著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人们重新审视沿用已久的传统听、评课手段和量化工具。从这一领域的文献分析来看,国内外比较一致的做法是:一是人们探索、追求着质性分析与量性分析的融合,两种取向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已经成为课堂观察发展的主流趋势;二是国外课堂观察的分析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2.校本研修的实践分析已在国内生根开花。上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师是实践性的职业。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舍恩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的重要理念。我国古典书籍中的“相观而善之谓摩”,“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语句,都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著名教育家顾泠沅指出,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途径。校本研修是指在校长领导下,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本校教师为培训对象,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为实现本校办学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