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思想内容6.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6.doc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6.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二)表达技巧:一、考查范围表达技巧一般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命题。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3、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4、表达方式①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声色结合,明暗对比,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②议论③叙述④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5、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二、高考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答题步骤: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诗句如何具体体现);(3)有何效果: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注意用具体的同语表达出来,如依依惜别、惆怅伤怀、慷慨激昂、孤苦冷寂。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汴河曲(唐)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唐)皮日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1)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例: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注]①徂:消逝,流逝。(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例: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晓至湖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选自《清诗选》)【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例:.阅读下面这首词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令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请给这首诗某几句拟一个标题答题步骤:第一步,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XX句(联)写了XX”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例: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试题:分别概括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步骤一)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步骤二)颔联写了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步骤三)寄寓了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按诗歌思想感情分类(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岳阳楼》(二)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