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病房(bìngfáng)药品管理制度4、各类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分开放置,并有醒目标志。5、毒、麻、限剧药品,应设专用抽屉存放,专人加锁管理,做好交接有记录。使用后保留空安瓿,由医师开专用处方(chǔfāng),连同空安瓿向药房领取。4、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标签清楚,处于备用状态,班班核对,保证随时急用。5、特殊及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6、需要冷藏(lěngcáng)的药品(如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7、患者的药物专药专用,停药后及时退药。2、安全(ānquán)用药管理制度4、口服药做到看服到口、及时收回空药杯。5、注射药物须经两人核对;静脉用药应在药瓶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和剂量,由另一名护士核对后方可应用于患者。6、使用抗生素时应询问有无过敏史,注意给药间隔时间,维持血液(xuèyè)中的药物浓度。9、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有无药物外渗,如有药物外渗需按药物外渗处理规范给予相应处理。10、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yīshēng),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3、剧、毒、麻药(máyào)管理制度医生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该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4、毒、麻药品要定期检查,如出现变质、过期应及时更换(gēnhuàn)。5、建立毒、麻药品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使用日期、时间,并签字。6、高危药品的存放有规范,在病区不得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性(dúxìnɡ)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的标志,并有使用剂量的限制。7、对夜间、节假日的临时紧急用药及时从药学部门获得。4、输注药物(yàowù)配物禁忌管理制度物混合时,一次只加一种药物至输液瓶,待混合均匀后液体外观无异常变化再加另一种药物。4、有色药液应最后加入输液瓶中,以避免瓶中有细小沉淀不易被发现。5、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以避免注射器内残留药液与所配制药物之间产生配伍反应。6、根据药物性质(xìngzhì)选择溶媒,避免发生理化反应。7、根据药物的药理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shùnxù),对存在配伍禁忌的两组药液,在使用时应间隔给药,如需序贯给药,则在两组药液之间,用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8、在更换补液时如发现输液管内出现配伍反应时,应立即夹管,重新更换输液器,再次检查输液瓶及输液管内有无(yǒuwú)异常,在输入液体时定时巡视,观察患者的反应,有无(yǒuwú)不适表现。5、输注药物(yàowù)安全管理制度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bìxū)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3、药物的安全使用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必须(bìxū)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一)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由专人负责摆补液。(二)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chūcuò),按照以下流程检查溶液:1、软包装溶液(róngyè)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róngyè)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róngyè)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róngyè)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róngyè)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róngyè),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róngyè)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部处理。3、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róngyè)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三)配药补液摆好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生理盐水间隔。药液输入后,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另外,换瓶/袋时需注意茂菲氏滴管及输液管是否已空,防止空气输进患者(huànzhě)体内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四、输液反应观察(一)观察有无药物的过敏反应如果在输液过程中皮肤出现丘疹、有痒感,并有心慌、气短或见患者(huànzhě)颜面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冷、测血压有下太快,如氯化钾一般稀释成0.3%浓度,每分钟应控制在20-40滴。尤其在给重症心脏病患者输液时,其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滴为宜。给老年人及婴幼儿输液亦必须减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