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与复式记账.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账户与复式记账.ppt

账户与复式记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第一节会计的科目与账户二、账户的含义(一)含义:是按照一定的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用以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金额的一种簿记形式。(二)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1、联系:会计实务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的结构是用来反映会计科目的具体内容。2、区别:科目无结构,账户有结构。三、账户的结构(一)账户的基本结构1、账户的名称2、日期3、凭证号数4、摘要5、增加金额、减少金额及余额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则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二)账户记录的主要内容1、账户记录的主要内容本期增加发生额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余额期末余额2、数额之间的联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第二节复式记账(二)复式记账1、含义:指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有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登记的一种方法。2、适用:所有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3、特点:(1)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一项经济业务,可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2)以相等的金额记入相映的账户中,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三)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述1、含义:以会计恒等式为理论基础,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方法。2、起源:13时机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萌芽“借”债权的增加银行家放出的资本“贷”债务的增加银行家收进的资本现在,“借”、“贷”只是记账符号,不含有任何意义。(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1、“借”、“贷”二字表示应记入账户的方向,“借”表示记入账户的借方,“贷”表示记入账户的贷方。2、表示已登记在账户的“借方”、“贷方”的数字是增加还是减少。“借方”记录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额;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及收益的结转。“贷方”记录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益的增加。借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贷方资产增加额资产减少额费用增加额费用减少额负债减少额负债增加额所有者权益减少额所有者权益增加额收入减少额收入增加额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一)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合计本期减少额合计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1、期初有余额,余额在借方。2、资产增加计入借方,资产减少计入贷方。3、资产类账户期末有余额,余额在借方期末期初本期本期=借方+增加额-减少额余额余额合计合计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合计本期增加额合计期末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1、期初有余额,余额在贷方。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及入贷方,减少计入借方。3、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有余额,余额在贷方:期末期初本期本期=+增加额-减少额余额余额合计合计(二)收入类和费用类账户的结构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借方收入类账户贷方本期减少额或转销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合计本期增加额合计收入类账户:1、期初无余额。2、收入增加入贷方,收入减少入借方。3、期末无余额。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费用类账户贷方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或转销额本期增加额合计本期减少额合计费用类账户:1、期初一般无余额。2、费用增加入借方,费用减少入贷方。3、期末一般无余额。(三)利润类账户的结构成本费用转入收入额转入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一)含义:1、对任何一比经济业务,必须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反的方向进行登记。2、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借方账户或贷方账户。(二)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资产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同时增加。(1)资产增加,负债增加(2)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2、资产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同时减少。(1)资产减少,负债减少(2)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3、资产类账户内部一增一减4、权益类账户一增一减(1)负债增加,负债减少(2)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3)所有者权益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4)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加(三)会计分录1、含义:简称分录,按借贷记账法规则的要求,分别列示出记录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2、三大要素名称;方向(借、贷);金额3、编制步骤(1)、确定账户名称(2)、确定借贷方向(3)、确定记录金额4、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