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三化学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分子式为C4H8ClF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10种C.12种D.14种答案:C解析:C4H8ClF可以看成丁烷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Cl、1个F原子取代,丁烷只有2种结构,Cl原子与F原子可以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H原子,可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H原子,据此书写判断。先分析碳骨架异构,分别为C-C-C-C与2种情况,然后分别对2种碳骨架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分析,其中骨架C-C-C-C有、共8种,骨架有和,4种(数字代表F的取代位置),综上所述,分子式为C4H8ClF的有机物种类共8+4=12种,答案选C。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答案:D1解析: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因此必伴随发生能量变化,A正确;B.由于断键吸热,形成化学键放热,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B正确;C.反应物和产物的状态,如生成液态水和水蒸气,反应热不一样,因此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C正确;D.反应过程中有能量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如果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如果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D错误;答案选D。3、电离平衡常数有重要的功能,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化学式H2CO3HCNHF-7Ka1=4.5×10-10-4电离平衡常数(K)-116.2×106.8×10Ka2=4.7×10+-A.电离出H的能力:HF>H2CO3>HCN>HCO3B.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F<NaHCO3<NaCNC.HCN和HF均能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2-D.CO2通入NaCN溶液中:CO2+2CN+H2O=2HCN+CO3答案:D解析:A.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强,电离出H+的能力越大,由表数据可知由酸性:-+-HF>H2CO3>HCN>HCO3,则电离出H的能力:HF>H2CO3>HCN>HCO3,A正确;B.弱酸的酸性越弱,其盐溶液水解程度越大,溶液pH越大,由酸性:HF>H2CO3>HCN,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F<NaHCO3<NaCN,B正确;-C由于酸性:HF>HCN>HCO3,则HCN和HF均能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C正确;2---D.由于酸性:H2CO3>HCN>HCO3,根据弱酸制取更弱的酸,CO2通入NaCN溶液中:CO2+H2O+CN=HCO3+HCN,D错误;故选:D。4、只用下列一种试剂不能对苯、乙醇、四氯化碳、乙醛四种无色液体进行鉴别的是.银氨溶液.溴水.新制的悬浊液.溶液ABCCu(OH)2DNaOH答案:D解析:根据醛基的性质,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悬浊液的氧化,及物质的溶解性,有机物的Cu(OH)2溶解度和状态进行鉴别。A.银氨溶液和苯不反应不互溶,现象是分层,上层是苯,油状液体;银氨溶液和乙醇互溶,不分层;银氨溶液和四氯化碳不反应,不互溶,现象是分层,下层是油状液体,银氨溶液与乙醛在加热的条件下出现银白色物质生成,故银氨溶液能进行鉴别;A不符合题意;B.溴水与苯发生萃取,上层是橙黄色,下层是无色;溴水与乙醇互溶;溴水与四氯化碳发生萃取,下层是橙黄色;溴水和乙醛发生反应,溴水褪色,故溴水能鉴别;B不符合题意;.新制的悬浊液与苯分层,上层是油状液体;新制的悬浊液与乙醇互溶;新制的悬浊CCu(OH)2Cu(OH)2Cu(OH)2液与四氯化碳出现分层,下层是油状液体;新制的悬浊液与乙醛在加热的条件的出现砖红色的沉淀,Cu(OH)2故溴水能鉴别,C不符合题意;D.NaOH溶液与苯分层,上层是无色油状液体;NaOH溶液与乙醇互溶,NaOH溶液与四氯化碳分层,下层是油状液体,NaOH溶液与乙醛互溶,故不能鉴别乙醛和乙醇,故符合题意;故选答案D。小提示:此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利用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进行鉴别,也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判断,注意有机物能否溶于水能否互溶,可以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进行判断。35、在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碳原子与碳原子或其它原子相结合的化学键是A.只有离子键B.只有极性键C.只有非极性键D.有非极性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