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组织导入CMMI的人力需求与期程要求直攻CMMIML3的公司,常常会被投以怀疑的眼光,尤其当该公司的人员很少的状况(甚至少于10个人),常常被建议从ML2开始,但是到底导入CMMI的人力需求是多少,或者要怎么导入,才能兼顾导入的工作及组织的日常营业工作。我想这个部份要从几个层面来说:CMMI的观念、管理工作实际的运行、导入的方式与期程。首先从CMMI的观念来看。CMMI是个软件过程改善的架构,其主要在提供一个衡量组织能力的角度,同时在这个衡量的基础上,也指出了组织过程改善的方向。因此,虽然CMMI提供了两个表述式,但其流程改善的过程可以参照OPF(组织过程焦点)及OID(组织创新与展开)两个过程领域(PA)所列示的常规(practices)。其大致的历程可以简化为SEI所提出来的IDEAL模型。而实际上,组织透过将其现行流程状况,及未来的事业发展的期许,与CMMI模型或ISO过程标准比对而得到流程改善的方向,之后,进行过程的重新设计或调整,然后将经过新设计或经过调整的过程,在组织中试行,检讨试行的结果,若属可行,即可以进行新过程或作法的部署训练,然后将新的过程或作法,在组织中全面性推展。当然,全面推展还不够,要达到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才行。要展现所谓的制度化,是组织要全面推动订出来的新过程新做法,而且是所有的项目全部要引用,就算在客户压力或时间压力之下,制度亦能够被遵循,如果有项目被认为可以豁免,这个依照CMMI模型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就是失败。因此,在评鉴之前,组织应该已经是全体投入,身体力行,并融入了每日的例行工作之中。再从管理工作实际的运作上来看。组织过程的管理,原本就是管理者的工作,管理者领了不少薪水,担任这种工作本来就是理所当然,因为,管理者负责组织的成败。因此,从实务上来说,组织所使用之过程说明书的研订是管理者责无旁贷的事,而工作阶层只是按照这个过程说明书(processdescriptions)中所定义的程序(procedures)、流程(flows)与步骤(steps),去实作必要的活动(activities)与工作项目(tasks)。因此,在实务的导入上,应由中阶管理阶层来负责组成工程过程小组(EPG)(依照SEI的建议,这个小组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0.03),而且EPG的Leader最好是专职的人员,同时,愈资深愈好,由这个小组主导完成组织过程的定义,因此,过程定义的主要工作量应该是在这群人身上的,这群人当然可以视需要邀请或纳编技术领域的人员,组成过程行动小组(PAT)或者TWG(技术工作小组)来协助过程定义的工作。当然很小的组织,还是得指定一个专职的人员担任EPG的角色,只是该小组成员只有一个人而已,当然,只有一个人的话,完成整个过程定义的工作时间会比较长,但是,如果组织的人力调配得过来,多投入几个人来分工,会有实质的帮助,而且这样的帮助会非常的大,不只是可以缩短过程制定的时间,同时,可以加速过程知识的成长与生根。另外,还有一个重点是,EPG或管理者系统观的建立亦非常重要,有了系统观,才能有效整合CMMI的过程领域,整合出组织合用的过程说明书。这些过程,并非是以各个过程领域独立定义的,而是着眼于系统观,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实际的工作方法上去有效划分与整合的。最后从导入的方式与期程来看。导入的方式,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用的期程也一定不一样。没有顾问的协助,全由组织自己摸索(这里不考虑找一个了解CMMI的人进入公司担任全职之EPGLeader),同时投入的人又只有一两位,那么导入期很长是一定的,就算是ML2也是一样。但有顾问的状况也不能保证时间就一定短,要看顾问是采取什么样的辅导方式,有些顾问是采取导引式的,还是由组织自己去摸索,顾问的角色是协助你确认方向是对的;有些顾问则是强力导引,提供许多种与CMMI模型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你需要的都可以提供,重点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客户不需要太长的摸索时间,就可以找到方向,把过程定义出来。有一些顾问则是给一些templates,然后就运用这些templates或抄或修,使用的时间不一定。以上的做法都可以达到目标,并没有对与错的问题。其实不论顾问采用的方法为何,组织自身的努力与资源分配,才是重点。投入的人员少,时间就会拖长,多一点人手,时间可以缩短一些,但也不会是一种等比级数的方式缩短。基本上来说,投入的人力充足(EPG成员数三至五员负责),管理者的意念坚强,时时督促,少则三个月,最多半年应该就可将需要的过程文件定为组织的基准(达到成熟度第三级)(如果,这时候再有生命周期过程的标准(例如,ISO/IEC122207、PMIPMBOK、ISO/IEC15288)的协助,那么对于过程的全面了解会更快,因为这些过程标准,是全部过程、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