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线电缆基本概念电线电缆各结构的主要性能电线电缆的型号组成电线电缆的类别、用途代号电线电缆的主要性能电线电缆的主要性能电线电缆的检测外观、尺寸的测量2.绝缘和护套厚度的测量2.1绝缘厚度的测量2.1.1测量装置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10倍的投影仪,两种装置读数均至0.01mm。当测量绝缘厚度小于0.05mm时,则小数点后第三位数为估计读数。2.1.2试样制备从绝缘上去除所有护层,抽出导体和隔离层(若有的话)。小心操作以免损坏绝缘,内外半导电层若与绝缘粘连在一起,则不必去掉。每一试件由一绝缘薄片组成。应用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剃刀刀片等)沿着与导体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如果绝缘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3.1.3测量步骤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1径向测量6点。如是扇形绝缘线芯,则按图2测量6点。当绝缘是从绞合导体上截取时,应按图3和图4径向测量6点。当试件外表面凹凸不平时,应按图5测量6点。当绝缘内外均有不可去除的屏蔽层时,屏蔽层厚度应从测量值中减去。当不透明绝缘内外均有不可除去的屏蔽层时,应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无护套扁平软线应按图6测量。两导体之间最短距离的一半作为绝缘线芯的绝缘厚度。在任何情况下。第一次测量应在绝缘的最薄处进行。如果绝缘试件包括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绝缘厚度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处的绝缘厚度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值。若规定的绝缘厚度为0.5mm时,则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若规定的绝缘厚度小于0.5mm时。则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三位,第三位为估计数。3.1.4测量结果及计算每个试样的平均厚度为试片各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2.2护套厚度的测量2.2.1测量装置与2.1.1条相同。2.2.2试样制备去除护套内外所有元件(若有的话),用一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剃刀刀片等)沿垂直于电缆轴线平面切取薄片。如果护套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2.2.3测量步骤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a)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1径向测量6点。b)如果试件的内圆表面实质上是不规整或不光滑的,则应按图7在护套最薄处径向测量6点。c)当试件内侧有导体造成很深的凹槽时,应按图8在每个凹槽底部径向测量。当凹槽数目超过6个时,应按b)条进行测量。d)当因刮胶带或肋条形护套外形引起护套外表面不规整时,应按图9进行测量。e)对于有护套的扁平软线,应按图10在与每个绝缘线芯截面的短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及长轴上分别测量。但无论如何应在最薄处测量一点。f)六芯及以下有护套的扁平电缆应按图11进行测量:——在圆弧形两头沿着横截面的长轴进行测量;——在扁平的两边,在第一根和最后一根绝缘线芯上测量,如果最薄厚度不在上述几次测量中,则应增加最薄处及其对面方向上厚度的测量。上述规定也适用于六芯以上扁平电缆护套厚度的测量,但应增加中间绝缘线芯处或者当绝缘芯数为偶数时取中间两个绝缘线芯之一进行测量。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有一次测量在护套最薄处进行。如果护套试样包括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厚度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处的护套厚度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值。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2.2.4测量结果及计算每个试样的平均厚度为试片各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电气性能试验二电线电缆成品耐压试验1交流电压试验成品耐压试验为交流电压试验,也叫工频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就是在电线电缆成品绝缘上施加高于工作电压(额定电压)一定倍数电压值,保持一定的时间而绝缘不击穿。耐压试验的目的是考核产品在工作电压下运行的可靠程度和发现绝缘中的严重缺陷,例如:绝缘中外部损伤、导体上有使电场急剧畸变的严重缺陷等。一般电线电缆的耐压时间为5分钟。试样的试验电压值和耐压时间按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进行。三绝缘电阻的测量1、测量绝缘电阻的目的电缆线间绝缘良好与否,是电缆电气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通讯电缆来说,其绝缘性能直接影响回路的损耗,回路间的串音以及芯线上能否进行远距离通电等。对电力电缆来说,其绝缘性能直接影响供电安全可靠性。2、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a、试验应在5m长的绝缘线芯上进行。在测量绝缘电阻前,试样应经受相应产品规定的电压试验。b、试样应浸在预先加热到规定温度的水中,其两端应露出水面约0.25米。d、试样长度、水温和浸水时间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然后应在导体和水之间施加80V到500V的直流电压。c、绝缘电阻应在施加电压1分钟后测量,并换算到1km的值。测量值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