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7.5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ppt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掌握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验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上世纪中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条道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那个时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重点难点:1、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4、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怎样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的因素又与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存在着斗争,但是社会主义的因素起着决定作用,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就决定了它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开国大典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然而何时过渡?怎样过渡?“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52年9月,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充分利用原有工业潜力和进行新的工业建设的同时,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改造的力量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当时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节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农业改造道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对个体手工业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全国组织了10万个合作社,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以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