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7.7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ppt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二、重点和难点三、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与运用多媒体影音视频资料相结合、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四、教学时数:6学时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一节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意义(1)经济上: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①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②个体经济(资本主义性质)③合作社经济(个体私有、集体合办;半社会主义性质)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公私合营;带有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还没确立。2、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三反五反”具体是什么?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第二节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形式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7亿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结果:毛泽东亲自主持编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这比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农业合作化完成。(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具体三个步骤福建闽侯县的手工业合作社工人在制造水车,为农业生产服务。入社手工业者92%(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并认为如果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但他们没有机会实现这种设想。列宁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最有利的事情。但因俄国资本家不合作而未能实现。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通过四马分肥、定息等方式让资本家活取利润,逐步收回自己的资本。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阶段,企业利润由“四马分肥”获得。公私合营天原电化厂支付1953年股息的领取凭证。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荣毅仁和毛泽东参观纱厂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农业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从建国初到1956年工农业产值比例的变化第三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3、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中共中央历来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3、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3、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3、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结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1、“四过一留”的失误和偏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具体表现结论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三节1.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2.政治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得以确立;3.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4.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重大意义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