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述豫剧王派小生表演艺术我从小就喜欢戏曲艺术,小孩子迷恋戏曲,这让我身边的亲人和长辈百思不得其解,这其中的秘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观看了著名表演艺术家,豫剧“王派”小生创始人王素君的戏,从而迷上了戏曲,是王老师那优美的唱腔,潇洒飘逸的身段表演“震撼”了我,那灵巧优美的扇子表演和水袖组合,深深的印记在我幼小的记忆之中。通过百般努力,我如愿以偿的走进了艺术殿堂,我虽然当上了一名戏曲演员,却阴错阳差的没有学习小生行当。当上了一名老生演员。虽然三十年过去了,但是仍不能减弱我对“王派”艺术的喜爱。2008年在郑州演出时,有幸接触到了和蔼可亲的王素君老人,王老师没有一点“架子”,她用字正腔柔的河南话和我们拉家常,更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就坐在自己母亲身边一样,近距离的促膝攀谈,使我进一步赏析了王老师的艺术人生……王素君老师5岁学艺,7岁上台演戏。初学旦角行当,先后演出过多部传统大戏,折子戏。她饰演的苏三、祝英台、刘兰芝和小二姐等人物形象,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小二姐做梦》赢得声誉。1953年在《陈妙常与潘必正》一剧中,王老师反串小生潘必正,在豫剧界引起轰动。从此跨入小生行当,是当时难得的“生旦两门抱”全才演员。1956年曾和马兰香一起被授予全国女先进生产者受到了毛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王老师精湛的演唱艺术,和造诣深厚的表演功底,塑造了多个名剧中的小生形象。被广大戏迷观众,和戏曲专家评为豫剧“小生泰斗”。其华美俏丽、委婉细腻的唱腔,被誉为豫剧“小生之帝”。王老师创立的豫剧王派艺术,深深地影响着豫剧界小生行中几代演员,是一个颇具声望和影响力的艺术流派。王派小生的声腔特色首先得力于她那条很有特点的嗓子。音域不高,宽厚清醇,声音不大,气盖山河。尤其她那通透的鼻音,磁性十足,宽宽的,厚厚的,沙沙儿的,甜甜儿的,被大家形容为像西瓜一样的“沙甜”。像钟声一样的悠远。就是这条嗓子,那怕在幕后的起板高唱,前台的低音“叫板”,都能赢来雷鸣般的掌声。她凭着这条魅力非凡的嗓子,唱醉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诸多戏迷观众。她那独特的嗓音条件,加上她字正腔圆的演唱功底,形成了王派声腔艺术的音乐形象。王老师不但擅长声腔艺术,她那潇洒自如、出神入化的表演,更令观众痴迷。她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物。利用优美飘逸的水袖技巧,表现人物的风流倜傥,利用造型丰富的扇子组合,衬托人物的内心灵秀。利用灵巧儒雅的台步功夫,体现人物的超凡脱俗。如:潘生的飘逸潇洒、张生的风流痴情、梁山伯的俊雅帅气,王金豆的憨厚朴实、吕蒙正的迂腐等。王老师通过形体表演,和内心体验,塑造出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每一个角色都是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神态鲜活,光彩照人。著名诗人徐玉诺赞扬她演的小生“一身书卷气,两个眼珠一动,也看不出她有多大的学问”。作家姚雪垠、李准分别为其题词曰:“风流倜傥”“雅而不俗”。王老师的出色演技,形成了王派潇洒飘逸,风流倜傥,儒雅脱俗的表演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