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医学论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医学论文.doc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医学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1符号说明………………………………………………………………………1前言……………………………………………………………………………1资料与方法……………………………………………………………………1结果……………………………………………………………………………1讨论……………………………………………………………………………1结论……………………………………………………………………………1下一步研究方向………………………………………………………………1参考文献………………………………………………………………………1综述……………………………………………………………………………1致谢……………………………………………………………………………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原创性声明……………………………………………………………………1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研究生:专业:导师:中文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和子宫全切除术(LTH)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14年12月,于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LSH组(n=50)和LTH组(n=42)。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情况),术后短期恢复指标(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安置负压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最早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远期随访指标(术后痛经缓解状况、性生活质量评价、日常生活质量评价、盆底组织支撑情况、宫颈残端病变及恶变率,以及是否存在术后持续周期性阴道少量出血)等进行对比分析,评价LSH和LTH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结果LSH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LSH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亦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而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质量评价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比较,膀胱尿道症状改善明显,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术后各组内血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经腹腔镜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有效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LSH治疗子宫腺肌病优于LTH。【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临床疗效符号说明LTHlaparoscopictotalhysterectomy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SHlaparoscopicsupercervicalhysterectomy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前言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以异位内膜腺体浸润子宫肌层及邻近平滑肌增生为特征的妇科良性疾病[1],可引起子宫进行性增大及异常子宫出血、痛经等一系列症状。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发病率为8.8%~31.0%,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2]。目前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病最有效的手段,手术方式包括经腹、阴式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等[3]。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者操作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腹腔镜器械设备的不断更新,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亦不断扩大,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显著疗效。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本研究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完整的临床资料,旨在为腹腔镜下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36~56岁。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2组,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subtotalhysterectomyLSH)组(n=48)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laparoscop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