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2、1、有性生殖2、2、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染色体的分类:2.1染色体(chromosome)(a)中间着丝粒部分生物的染色体数目2.2有丝分裂(mitosis)细胞周期(cellcycle):从一个新产生的细胞到它分裂产生子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周期。它可分成四个阶段:M期、S期、G1期和G2期。M是分裂期,通常是细胞周期中最短的时期,约占整个时期的5-10%的时间。DNA的合成发生在S期(systhesis).G1(gap1)和G2(gap2)是S期和M期之间的两个间隙期。G1、S、G2合称为间期(interpahse)。此期染色质均匀地分布于核中,所以在显微镜下看不到染色体。S期,40%2-4nDNAnucleolus2.2.1有丝分裂的过程染色体晚前期(lateprophase)2.2.1.2中期(metophase)纺缍丝2.2.1.3后期(anaphase)着丝粒2.2.1.4末期(telophase)末期(telophase)早前期间期有丝分裂的意义有丝分裂的特殊性果蝇唾腺染色体2.3减数分裂(meiosis)两次分裂的不同:2.3.1相关概念联会(synapsis):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侧向连接,像拉链一样地并排配对称为联会。联会始于偶线期,中止在双线期。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complex,SC):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亚显微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交叉(chiasma):非姐妹染色单体间若干处相互交叉缠结,交叉是染色单体发生交换的结果。交换(crossingover):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遗传物质的局部交换。2.3.2减数分裂Ⅰ(meiosisⅠ)3)、粗线期(pachytene)染色体完全联会,缩短变粗,但核仁仍存在。一对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称二价体(bivalent)或四联体(tetrad)。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交换。4)、双线期(diplotene)染色体继续变短变粗,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彼此分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见交叉结,交叉结的出现是发生过交换的有形结果。交叉数目逐渐减少,在着丝粒两侧的交叉向两端移动,这种现象称为交叉端化。5)、终变期(diakinesis)染色体进一步收缩变粗变短,便于分裂时移动。前期I一个来自蝗虫的四联体结构,示5个交叉2.3.2.2中期I(metophaseI)核仁、核膜消失,各个双价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居于赤道板的两侧,附着在纺缍丝上,而有丝分裂的中期着丝粒位于赤道板上。中期I着丝粒并不分裂。2.3.2.3后期I(anaphaseI)双价体中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移向两极,但同源染色体的各个成员各自的着丝粒并不分开。2.3.2.4末期I(telophaseI)此末期和随后的间期也称分裂间期(interkinesis),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生物中没有这一阶段,也没有核膜重新形成的过程,细胞直接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在另一些生物中,末期I和分裂间期是短暂的,但核膜重新形成。在很多情况下,此期不合成DNA,染色体的形状也不发生改变。以着丝点来计算染色体的条数,减数分裂I可称为“减数分裂”(reductiondivision),而减数分裂II则称为“等数分裂”(equationaldivision)。玉米减数分裂I示中期、后期、末期和间期2.3.3减数分裂Ⅱ(meiosisⅡ)2.3.4减数分裂的特点2.3.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迁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2.3.6染色体周史真菌的生活史2.1染色体(chromosome)部分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早前期果蝇唾腺染色体玉米减数分裂I示中期、后期、末期和间期2.3.3减数分裂Ⅱ(meiosisⅡ)2.3.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