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腺垂体分泌六种明显生理活性的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素(TS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拉克氏囊肿:发病年龄年轻,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少数出现内分泌紊乱和视力减退。影像学可见,体积小的囊肿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类似"三明治"馅饼.大型囊肿垂体组织被推挤到囊肿的下、前、上方。该病最易误诊为垂体瘤1,催乳素细胞腺瘤:30%---闭经-泌乳综合症2,生长激素细胞腺瘤:25%---巨人症、肢端肥大症3,促肾上腺皮质细胞腺瘤:15%---柯兴综合症4,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5%5,促甲状腺细胞腺瘤:1%6,多激素细胞腺瘤:12%GH+PRL7,无功能细胞腺瘤正常垂体影像学表现微腺瘤1,鞍隔膨隆、鞍底下陷、鞍内结节影2,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3,增强:低信号:强化低于正常垂体(垂体先于肿瘤强化)等信号:扫描延迟4,薄层动态增强:早期呈低信号5,垂体柄偏移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腺瘤与海绵窦之间具有较多的静脉沟通,是两者间病变互相侵犯的解剖基础。过去曾认为海绵窦四周均为硬膜结构,而1998年Dietemann等的胚胎学研究证实了海绵窦的内侧壁有别于海绵窦外侧壁硬膜的发育,垂体腺周围是致密的结缔组织结构,硬膜较薄,可以缺如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之间的间距非侵袭组为21.2±侵袭组为23.0±Scotti等认为肿瘤侵犯海绵窦的特征性征象为肿瘤包绕颈内动脉Cottier等认为颈内动脉被包绕达67%以上时,可靠提示海绵窦受侵犯。若肿瘤包绕绵窦段<25%,为肿瘤肯定未侵犯海绵窦。颈内动脉海绵窦向外侧移位非海绵窦受侵犯之可靠征象r-刀和x-刀治疗适应于体积较小,距离视神经5毫米以上;手术后有残瘤;年老体弱全身情况很差,不适应其他治疗的垂体瘤。功能减退在所难免鉴别诊断鞍上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又称异位松果体瘤,多发生在儿童,病情发展快,多饮多尿,性早熟,消瘦。临床症状明显。影像学表现病变多位于鞍上,增强效果明显。颅咽管瘤颅咽管瘤(1)颅咽管瘤:多发生在儿童及年轻人,发病缓慢,除视力和视野障碍外,还有发育停滞,性器官不发育,肥胖和尿崩等垂体功能减低和丘脑下部受累的表现,体积大的肿瘤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影像学表现多数病例肿瘤有囊变,钙化。肿瘤多主体鞍上,垂体组织在鞍内底部。鞍结节脑膜瘤RATHK’S囊肿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垂体瘤伴脓肿//垂体脓肿:反复发热,头痛,视力减退明显,同时可伴有其它颅神经受损,一般病情发展迅速。影像学表现病变体积一般不大,与临床症状不相符。蝶鞍周遍软组织结构强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