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专题一生物学与生物圈第一章生物学基础1、生物学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2、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进化、生态、遗传和变异。3、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名词。(2)林奈:提出了“双名法”,即“属名+种名”。资料分类学之父——林奈生物学之父——达尔文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遗传学之父——孟德尔血型之父——兰德斯坦纳试管婴儿之父——爱德华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转基因水稻之父——张启发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劳伦斯细胞学之父——施旺(3)达尔文:著作《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4)哈维:用实验法研究血液循环。(5)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从此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1\*GB3\*MERGEFORMAT①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有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中国。4、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实验法等。最基本的方法:实验法a、实验法的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b、实验方案一般有若干个恒量,只设一个变量,每个变量因素应设置对照,如: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遮光与不处理、子叶完整和不完整、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等。(2)生物的进化常用的方法:比较法(3)进行调查时,常用的方法是五点取样法。(4)动物行为研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说明: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观察法实验法区别主要目标描述动物的行为表现说明行为发生或变化方法程序借助器具直接观察实验处理后再观察材料处理对动物不施加影响对动物施加影响联系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5)模拟实验法: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对研究对象不能或不允许进行实际实验,为了取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根据已知的事实、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理论,设计和构想出研究对象的“替代物”———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实验,以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和资料。“生物圈Ⅱ号”实验就是典型的模拟实验。(6)观察细胞结构的仪器——显微镜(含玻片)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亦然。光学部分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之亦然。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光线不足时用凹面镜(凹面镜发散光线)。A、构造转换器:调节不同倍数的物镜。遮光器:有不同的光圈,调节光线的强弱。光线不足时用大光圈可以使进入视野的光线较多。机械部分粗准焦螺旋:转动其可以快速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物像模糊不清时,应用其进行调节。镜筒、镜柱、镜座、镜臂、压片夹、、通光孔、载物台B、显微镜的使用步骤a、取镜安放:一手握镜臂,另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或偏右。安装好目镜和物镜。b、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升、转、看、调)c、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2-3mm止,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放、压、降、看、升、看、调)d、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说明:①如果用右手作图,则用左眼看镜,反之亦然。切不可闭一只眼看镜。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③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倒像)。④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⑤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反之亦然。⑥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⑦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⑧目镜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是之视野中的污点装片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是之物镜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是之C、制作临时装片和标本a、制作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见七上P36-38)①滴清水②撕材料③展平内表皮④盖盖玻片⑤吸水b、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见七上P39-41)说明:=1\*GB3①制作临时装片所用材料要薄而透明。=2\*GB3②盖盖玻片时要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3\*GB3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在玻片上的是清水,主要是维持细胞的形态,不能用生理盐水是因为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