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常用解题方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梯形常用解题方法.doc

梯形常用解题方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梯形的常用辅助线一、平移1、平移一腰:从梯形的一个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转化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例1]如图1,梯形ABCD的上底AB=3,下底CD=8,腰AD=4,求另一腰BC的取值范围。图11<BC<9。2、平移两腰:利用梯形中的某个特殊点,过此点作两腰的平行线,把两腰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例2]如图2,在梯形ABCD中,AD//BC,∠B+∠C=90°,AD=1,BC=3,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连接EF,求EF的长。图2∠EGH+∠EHG=∠B+∠C=90°则△EGH是直角三角形因为E、F分别是AD、BC的中点,容易证得F是GH的中点所以3、平移对角线:过梯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将已知条件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例3]如图3,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BC=7,BD=,求证:AC⊥BD。图3例4]如图4,在梯形ABCD中,AD//BC,AC=15cm,BD=20cm,高DH=12cm,求梯形ABCD的面积。图4则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即。所以二、延长即延长两腰相交于一点,可使梯形转化为三角形。[例5]如图5,在梯形ABCD中,AD//BC,∠B=50°,∠C=80°,AD=2,BC=5,求CD的长。图5:延长BA、CD交于点E。在△BCE中,∠B=50°,∠C=80°。所以∠E=50°,从而BC=EC=5三、作对角线即通过作对角线,使梯形转化为三角形。[例6]如图6,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AD,BC=CD,BE⊥CD于点E,求证:AD=DE。图6连结BD,Rt△BAD≌Rt△BED,四、作梯形的高1、作一条高,从底边的一个端点作另一条底边的垂线,把梯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例7]如图7,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C=90°,AB=2DC,对角线AC⊥BD,垂足为F,过点F作EF//AB,交AD于点E,求证:四边形ABFE是等腰梯形。图72、作两条高:从同一底边的两个端点作另一条底边的垂线,把梯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例8]如图8,在梯形ABCD中,AD为上底,AB>CD,求证:BD>AC。图8:作AE⊥BC于E,作DF⊥BC于F,则易知AE=DF。在Rt△ABE和Rt△DCF中,因为AB>CD,AE=DF。所以由勾股定理得BE>CF。即BF>CE。在Rt△BDF和Rt△CAE中由勾股定理得BD>AC五、作中位线1、已知梯形一腰中点,作梯形的中位线。[例9]如图9,在梯形ABCD中,AB//DC,O是BC的中点,∠AOD=90°,求证:AB+CD=AD。图9取AD的中点E,连接OE,则易知OE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从而OE=(AB+CD)①所以②由①、②得AB+CD=AD。2、已知梯形两条对角线的中点,连接梯形一顶点与一条对角线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使问题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例10]如图10,在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BD、AC的中点,求证:(1)EF//AD;(2)。图10三、在梯形中出现一腰上的中点时,过这点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达到解题的目的。例4、在梯形ABCD中,AD∥BC,∠BAD=900,E是DC上的中点,连接AE和BE,求∠AEB=2∠CBE。解、分析:分别延长AE与BC,并交于F点,从而等到△ADE与△FCE是全等的,在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就可以求出结论”。解:分别延长AE与BC,并交于F点∵∠BAD=900且AD∥BC∴∠FBA=1800-∠BAD=900又∵AD∥BC∴∠DA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D=∠FEC(对顶角相等)DE=EC(E点是CD的中点)∴△ADE≌△FCE(AAS)∴AE=FE在△ABF中∠FBA=900且AE=FE∴BE=FE(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在△FEB中∠EBF=∠FEB∠AEB=∠EBF+∠FEB=2∠CBE